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巩惠芸  顾晓菁 《检验医学》2004,19(6):524-524,527
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血小板易于粘附、聚集、破坏,许多文献认为,当血小板实际血浓度低于正常值时,血液分析仪在计数血小板的结果距离真实值有一定的误差,从而给临床准确诊断疾病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选择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数结果偏低(<100×109/L)的患者标本,用相差显微镜法进行复查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 XT-4000i血液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粒细胞(IG)检出与显微镜法检查的相关性评价及仪器检测正常临界值的设定。方法 XT-4000i血液分析仪对182份血标本采用白细胞分类检测通道(DIFF通道)检测幼稚细胞,并用显微镜人工计数IG。结果 XT-4000i血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对IG检出的相关性r2为0.500 0,XT-4000i血液分析仪对IG%检测的敏感性为68.7%,特异性为79.7%,临界值〉1。正常组的IG检测人工镜检均未见幼稚粒细胞,仪器检测显示IG%范围为0~0.81(-x±3s)。结论当XT-4000i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IG%≤1(或IG#≤0.1×103/μL)可认为是正常标本,当IG%〉1(或IG#〉0.1×103/μL)则为异常标本,应进行血涂片复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常见肾脏疾病血清IgG4含量,探究血清IgG4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85例不同肾脏疾病患者临床、实验室及病理(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资料,血清IgG4检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485例不同肾脏疾病患者中30例患者血清IgG4>2 g/L,间质性肾炎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IgG4升高比例较高,分别为24.0%和22.4%,明显高于其他肾脏疾病。间质性肾炎患者血清IgG4与血清Ig A及24 h尿α1微球蛋白(α1-MG)、24 h尿白蛋白(Alb)和24 h尿Ig G呈正相关关系(r=0.64,r=0.43,r=0.46,r=0.46;均P<0.05)。在254例肾脏穿刺患者中肾间质重度炎性细胞浸润组血清IgG4明显高于无或轻度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观察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 dsDNA)IgG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和非SLE患者中的分布特点, 并评估ELISA法联合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crithidia luciliae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CLIFT)检测抗dsDNA-IgG抗体用于SLE诊断的效能。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测抗dsDNA-IgG抗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4 726例采用ELISA法, 其中830例同时采用CLIFT检测,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2种检测方法辅助诊断SLE的效能。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的 4 726例住院患者中, dsDNA抗体阳性者398例, 其中SLE 183例, 占dsDNA 阳性者46.0%, 非 SLE疾病依次为肝脏疾病(28.4%)、其他结缔组织病(7.5%)、血液系统疾病(5.3%)及呼吸系统疾病(3.8%);830例采用CLIFT检测ds DNA, 134例结果显示为dsDNA抗体阳性的患者中, 其中SLE者占94.0%, 另有非SLE诊断病例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3例, 肝硬化、肾炎、银屑病和抗磷脂综合征各1例。830例完成ELISA法与CLIFT双检测的患者中, SLE患者共197例, 非SLE患者633例, ELISA法检测灵敏度为74.6%, 特异度仅为92.9%;而CLIFT法测dsDNA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 为98.7%, 灵敏度为64.0%。联合2种方法平行检测dsDNA抗体可明显提高SLE的诊断效能, ROC曲线下面积最高(0.869 0)。结论:单独应用ELISA法时, 应警惕假阳性较高, 需排除其他非SLE疾病的诊断;联合使用ELISA法和CLIFT法检测抗dsDNA抗体可较单独应用CLIFT法明显提高SLE的诊断效能, 二者联合平行检测结果为阴性, 用于排除SLE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选用100例嗜酸性粒细胞>5%和145例单核细胞>8%受检者的静脉血,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T淋巴细胞的Ag鄄NORs含量(I.S%值)。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的T淋巴细胞的Ag鄄NORs含量(I.S%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我们可用血液分析仪帮助筛选。  相似文献   
6.
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 ,然而血小板易于粘附、聚集、破坏 ,许多文献认为 ,当血小板实际血浓度低于正常值时 ,血液分析仪在计数血小板的结果距离真实值有一定的误差 ,从而给临床准确诊断疾病带来了困难。为此 ,我们选择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数结果偏低 (<10 0× 10 9/L)的患者标本 ,用相差显微镜法进行复查比较。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收集瑞金医院病房及门诊血液分析仪(Coulter STKS)计数血小板数 <10 0× 10 9/L的患者标本共 2 6 6份。正常人标本 (10 0~ 30 0 )× 10 9/L 37份。血常规管均为硅化的EDTA…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因子(TIMP)-4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MMP-2、MMP-3、MMP-9和TIMP-4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MMP-3、TIMP-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但其血清MMP-2、MMP-9水平则与正常对照者间无统计学差异。SLE患者的血清MMP-3水平与MMP-2、MMP-9、TIMP-4水平均呈正相关,MMP-9水平与MMP-2水平间亦呈正相关;同时其MMP-2、MMP-3、MMP-9水平与反映肾脏、肝脏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多组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补体C3和补体C4等;SLE患者中,发生血小板减少者的血清MMP-2、MMP-9水平与血小板正常者相比显著降低。结论:SLE患者外周血MMP-3和TIMP-4水平显著升高。不同MMP间可相互调节,同时也受TIMP-4等TIMP的调节。MMP-2、MMP-3和MMP-9可能参与了SLE患者肾脏和肝脏的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32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方法:采用中文版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32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和39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测评,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多元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SF-36的大部分维度得分低于健康人群。多元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为患者的病程、肝组织炎症分级、血小板水平、年龄和HBV DNA水平,其与健康人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较健康人群下降,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