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但是膜性肾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本文前瞻性地观察了单用雷公藤多苷(TW)和TW联合小剂量泼尼松(TW+P)治疗IM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诊断为IMN患者,尿蛋白>3.5 g/24h.随机分为2组.TW组:TW 120 mg/d口服,至3个月完全缓解者,减量为维持剂量(60mg/d),持续至12个月.3个月时部分缓解或无效者,TW 120 mg/d可延长至6个月,再减量为60mg/d维持至12个月.TW+P组:TW用药同上,同时服用泼尼松30 mg/d,8周后逐渐减量(每2周隔日减5 mg),10mg/隔日维持至12个月. 结果:共84例患者入组,其中TW+P治疗组43例,TW治疗组41例.治疗3个月,TW+P组3例(6.98%)完全缓解,29例(67.4%)部分缓解,有效率为74.4%;TW组无一例完全缓解,21例(51.2%)患者部分缓解.有效率为51.2%.治疗6个月,TW+P组13例(30.2%)完全缓解,21例(48.8%)部分缓解,有效率为79.1%;TW组仍为21例(51.2%)部分缓解,无一例完全缓解,有效率为51.2%.治疗12个月,TW+P组16例(37.2%)完全缓解,17例(39.5%)部分缓解,有效率为76.7%,而TW组2例(4.88%)达到完全缓解,16例(39%)部分缓解,有效率为43.9%.TW+P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TW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起病年龄轻和小管间质病变较轻的IMN患者对治疗反应较好.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均保持稳定. 结论:TW能有效减少膜型肾病患者蛋白尿.TW+P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TW.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IM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病因.本文旨在分析阐明老年IMN临床病理特点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根据年龄,选取两组IMN患者,共83例,其中老年组43例,年龄≥65岁;非老年组40例,年龄<50岁,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B淋巴细胞(CD20~+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结果:(1)老年组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65~78岁,平均(67.35±3.70)岁,非老年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5~50岁,平均(38.08±7.91)岁,两组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老年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升高(67.44%vs27.5%,P<0.01).(2)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差别,但镜下血尿发生率老年组明显增加(55.81%vs 22.5%,P<0.01);老年组.肾小管功能受损明显,表现为尿NAG酶增高[(42.26±23.99)u/g·cr vs(29.80 ±16.53)u/g·cr,P<0.05],尿渗量降低[(522.62±138.02)mOsm/Kg·H_2O vs (642.0±136.81)mOsm/Kg·H_2O,P<0.01];老年组BUN和血清肌酐水平均较非老年组明显升高[(6.3±2.6)mmol/L vs(4.93±1.87)mmol/L,P<0.01],[(72.5±14.1)μmol/L vs (65.4±17.7)μmol/L,P<0.05].(3)老年组患者肾组织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较非老年患者明显(P<0.01),球性硬化发生率高(P<0.05).(4)与正常对照相比,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均存在外周血B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T调节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两组之间无明显筹别;非老年组外周血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较正常无照无显著筹别,老年组外剧血CD4~+细胞计数较正常对照组及非老年组均无明显差别,但CD8~+细胞计数较正常对照组及非老年组均明显下降[(328±106)cells/μl vs(464±200)cells/μl,P<0.01],[(328±106)cells/μl vs(430±200)cells/μl,P<0.01],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2.40±0.97 vs 1.52±0.48,P<0.01),(2.40±0.97 vs 1.81±0.89,P<0.01). 结论:老年IMN患者高血压,镜下血尿发生率升高,肾小管功能受损明显,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严重,老年IMN患者治疗反应差,预后不佳可能与此有关.老年人IMN患者除与非老年患者同样表现出调节T细胞水平降低,B淋巴细胞水平上调外,CD8~+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比例失衡是老年人IMN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膜(GBM)以及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多靶点疗法联合激素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总结其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经肾活检诊断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采用多靶点治疗,总疗程18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采用多靶点联合治疗。评价患者诱导治疗期完全缓解(CR)率。结果62例患者中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为16.7%,Ⅳ、Ⅳ+Ⅴ型为75%,Ⅲ+Ⅴ型为66.7%;其中24例患者在诱导治疗完成后接受重复肾活检,肾组织狼疮活动性指数(AI)评分均值由(9.0±4.0)分降至(2.1±1.7)分;AI≥8分的患者比例由75%降至4.2%。结论多靶点诱导治疗对各型LN均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足细胞上钙神经蛋白(calcineurin,CaN)的表达增加可直接破坏细胞骨架结构,导致足细胞损伤、蛋白尿产生。本研究通过观察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患者肾小球足细胞CaN的表达情况及其经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治疗后的变化,探讨其在指导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经肾活检确诊的成人特发性MN49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肾组织钙神经蛋白A亚基α亚型(CnAα)及足细胞骨架蛋白synaptopodin进行检测,并对2例经他克莫司治疗蛋白尿完全缓解的病例,比较治疗前后肾组织CnAα的表达情况。此外,选取V型狼疮性肾炎(LN)28例及乙肝相关性MN15例,与特发性MN进行比较。结果:49例特发性MN患者中20例肾小球足细胞CnAα表达增加(40.8%),足细胞CnAα表达增加的同时伴synaptopodin表达减弱及分布异常。2例足细胞CnAα表达阳性的特发性MN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获临床完全缓解后行重复肾活检,发现足细胞CnAα表达显著减弱,同时,synaptopodin表达强度明显增加,分布恢复正常。观察发现15例乙肝相关性MN患者中无一例足细胞CnAα阳性,而28例V型LN中11例足细胞CnAα阳性(37.9%),其阳性率与特发性MN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部分特发性MN患者存在足细胞CnAα表达增加及足细胞骨架结构的破坏。经CNI治疗蛋白尿完全缓解后,足细胞CnAα表达明显减少,同时synaptopodin的表达增加。部分V型LN患者也存在足细胞CnAα表达的增加,其阳性率与特发性MN相比无明显差异,而乙肝相关性MN患者中无一例阳性。上述发现不仅为指导MN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也为进一步阐明特殊病因导致肾小球膜性病变及足细胞损伤的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病程进展缓慢。虽然普遍认为IMN患者在亚洲人群的预后相对良好,但目前尚无中国大规模IMN患者长期预后的分析资料。方法: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MN数据库中提取自1990至2005年间肾活检患者,并排除继发性及合并其他影响预后因素,选取随访时间>2年的IMN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指标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总计217例IMN患者入选,活检时年龄19~83岁,男性占58.5%。肾活检后5年、10年及15年肾生存率分别为96.8%,93.0%及85.5%。生存分析显示,活检时有血压升高(P<0.05)以及血肌酐升高(>109.6μmol/L,P<0.01)的患者预后较差。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指标中高血压,年龄>50岁及活检时即有血肌酐升高均为患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的高危因素;病理指标中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重为ESRF的高危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活检时肾功能衰竭以及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重为IMN患者ESRF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患者蛋白尿转归不同进行分组,作生存分析显示尿蛋白持续不缓解患者ESRF风险明显增高,而尿蛋白部分缓解与完全缓解的患者之间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IMN在中国人群中预后相对良好,活检时即出现肾功能不全以及病理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分级较高为IMN患者出现ESRF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出现尿蛋白缓解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NS)的膜性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并探讨发生肾静脉血栓(RVT)的危险因素。方法:临床诊断NS且经肾活检确诊膜性肾病的患者100例,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观察VTE的发生率。结果:36例(36%)患者共计发生血栓部位78处,平均每例2.2处。RVT33例(33%),下腔静脉19例,髂静脉2例,生殖静脉5例,腘静脉2例。17例(17%)患者发现肺动脉栓塞(PE),其中9例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RVT中仅2例有肉眼血尿,5例有腰痛症状。与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蛋白尿明显高于无血栓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镜下血尿及肾小管功能)均无明显差异。凝血指标中,血栓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1),血小板计数低于无血栓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抗凝血酶Ⅲ水平下降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膜性肾病NS患者的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高达36%,其中RVT33%,PE17%。多数患者并无典型血栓栓塞的临床症状,D二聚体阳性率与血栓栓塞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医师必须意识到RVT是膜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应常规行D二聚体监测,必要时行CT血管成像检查,以确诊有无RVT和PE。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评估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就诊的CRS并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个月以上的25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患者服药时间为8(4.5~14)个月...  相似文献   
10.
隔山消对药物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隔山消对药物所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刺五加注射液)、隔山消高、低剂量组,各组动物在作相应的处理之后,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测试其潜伏期。各组动物完成行为实验后颈椎脱臼处死。在低温下取其脑组织,用羟胺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Ach含量和Ach-E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动物达岸时间(即潜伏期)明显延长,表明空间学习记忆产生障碍;阳性对照组,隔山消高、低剂量组潜伏期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第3天成绩好于空白对照组。三者相互比较,隔山消高剂量组第3天成绩最好。隔山消高,低剂量组的Ac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而隔山消高低剂量组的AchE活性均略高于模型组,且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隔山消对于药物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