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体会,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少见且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系统急症,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发生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及其受体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表达。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CsA(15 mg·kg-1·d-1) 4周, 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收缩期血压、血CsA浓度、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三色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AngⅡ及其受体AT1和AT2的表达。结果慢性 CsA 肾毒性组表现为体重减少、血肌酐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肾小管间质带状纤维化 (P<0.01)。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AngⅡ的免疫活性明显增加(47±7 vs 13±4, P<0.01),主要分布于入球动脉的肾小球旁器,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紧密相关(r=0.769, P<0.001)。免疫印迹显示毒性组AngⅡ受体 AT1 的表达明显减少\[(114±14)% vs (42±6)%, P<0.01\],而 AT2 的表达增加\[(129±23)% vs (469±43)%, P<0.01\]。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激活,表现为AngⅡ免疫活性增加,这种AngⅡ免疫活性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一、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理特性及经典/非经典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400的糖蛋白生长因子,主要由缺氧诱导因子家族诱导产生[1],与骨髓红系祖细胞表面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结合,促进红系祖细胞分裂、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同时抑制其凋亡,最终起到增加循环红细胞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崔镇花 《吉林医学》2008,29(24):2393-2393
尿毒症透析患者生活与正常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不仅忍受尿毒症这一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痛,同时还要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2~3次/周的血液透析、透析期及透析间期的身体不适、严格的饮食控制、高昂的医疗费用、生活质量下降、自主能力下降、家庭问题等,是尿毒症患者特有的痛苦。本文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背景]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及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脑病的疗效.[病例报告]将6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HDF组和HD组,分别给予各组患者相应治疗,观察疗效.30例HDF组患者中治愈者为28例(93%),好转者为2例;30例HD组患者中治愈者为16例(53%),好转者为9例,无效者为5例;HDF组治愈率明显高于HD组.[讨论]HDF疗法是尿毒症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6岁,因“尿检异常4d”入院。患者4d前体检发现“血尿、蛋白尿”,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10年前因“全身毛发脱落”诊断为“普秃”;无家族“普秃”史。查体:血压150/100mmHg(1mmHg=0.133kPa),头发、睫毛、体毛、腋毛、阴毛已脱落,指甲和趾甲点状白甲、凹点,甲凹点排列成水平或垂直呈栏栅状(图1)。  相似文献   
7.
低温可调钠透析防治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镇花 《天津医药》2008,36(12):970-971
常规的血液透析经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征、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等,其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约为20%~40%[1]。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老年透析患者人数亦明显增多,但在老年人发生透析中低血压者概率较多,成为影响透析疗效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采用调节血液透析液中钠浓度,使超滤量随血钠浓度改变而改变,从而稳定透析中血容量的方法,明显减少了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2]。笔者对老年透析患者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观察,减少了低血压的发生概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炎性介质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喂食低盐 (0.05% 钠盐)饲料下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橄榄油(1 mL·kg-1·d-1);毒性组给予皮下注射CsA (15 mg·kg-1·d-1) 4周。通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ED-1) 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比较两组大鼠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RNA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P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 (EMSA)分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 和 AP-1)的结合活性和I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毒性组大鼠表现为肾小管间质带状纤维化[(38.9±3.3)%/5 mm2vs(0±0)%/5 mm2,P<0.01]和大量ED-1阳性细胞浸润[(89±9)vs(7±2),P<0.01]。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 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729±37)%vs(103±4)%,P<0.01],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其主要位于肾小管间质损伤部位;毒性组核转录因子NF-κB [(218±19)%vs(116±15)%,P<0.01]和AP-1 [(735±225)%vs(101±4)%,P<0.01]结合活性增加,而IκB蛋白的表达减少[(9±7)%vs(105±7)%,P<0.01]。直线相关分析示OPN mRN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0.959,P<0.001)和核转录因子的结合活性呈正相相关(NF-κB: r=0.773,P<0.01;AP-1: r=0.619,P=0.01)。结论 炎性介质OPN和核转录因子参与了慢性CsA肾毒性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乏力、恶心、呕吐2周"入院.2009年10月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卫生所注射青霉素4 d、红霉素2 d、头孢菌素3 d后,检查发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每日尿量约600 ml,随后入我院肾内科治疗.否认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史;患者平素食欲欠佳、厌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血压的关系.方法:47例CRF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羧基端甲状旁腺素(carboxyl terminal parathyroid hormone,C-PTH)含量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同时将CRF患者按血压水平分4组,各组间比较,对CRF 4组血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RF患者的I-PTH、C-PTH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RF患者的血压正常组与3级高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PTH和C-PTH含量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下降,CRF患者血压与I-PTH和C-PTH含量呈负相关.结论:CRF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继发性I-PTH和C-PTH含量升高可能参与CRF患者的低血压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