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泌乳素腺瘤中雌激素受体(ER)、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及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与肿瘤侵袭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泌乳素腺瘤标本46例,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ER、PTTG和bFGF蛋白表达;从组织中提取RNA,经RT-PCR方法测定ER-mRNA和PTTG-mRNA。结果侵袭组ER、PTTG和bFGF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IA)值分别为5385.1±1348.6、9874.2±2143.7和7938.5±1436.5,ER-mRNA和PTTG-mRNA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71和0.83,与非侵袭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ER、PTTG和bFGF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的手术操作、分流效果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14例,男4例,女10例,全部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MRI证实为颈段或颈胸段脊髓空洞症,11例患者行枕下减压+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3例患者4次行单纯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全部患者随访6~50个月,定期复查MRI,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空洞变化.结果 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9例;良(临床症状稳定)4例;差(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1例,临床有效率(优+良)92.8%.术后MRI复查空洞缩小80%至完全消失11例,空洞缩小50%~80%2例,空洞缩小50%以下1例.全部患者均未发生分流并发症.结论 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可以在一个体位下完成,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有效率和空洞缩小率高,是一种理想的空洞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3.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外科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IAC)主要采用囊壁切除加囊腔脑池交通术和囊肿 -腹腔分流术。1 997年 1月~ 2 0 0 0年 1 0月 ,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蛛网膜囊肿 3 2例 ,分别采用两种术式治疗 ,并进行手术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 2例 IAC患者中 ,男 2 0例 ,女 1 2例 ;年龄 2岁~ 2 3岁 ,平均 1 3岁。有外伤史者 1 3例 ,脑膜炎者 2例 ,其余无明显诱因。病变位于外侧裂池囊肿 2 1例 ,大脑凸面囊肿 5例 ,幕下枕大池及桥小脑角池 6例 ;囊肿均为单发。IAC患者均起病缓慢 ,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不规则头痛、头晕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泌乳素型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E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手术切除的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标本46例,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ER和PCNA蛋白表达;从组织中提取RNA,经RT-PCR方法扩增ER-mRNA;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ER、PCNA蛋白及ER-mRNA表达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免疫组化和Western免疫印迹两种方法检测的ER蛋白表达水平相一致。结论 ER和PCNA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判定肿瘤侵袭生长的分子标志,为老年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体依据。  相似文献   
5.
经单鼻孔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4月~2001年4月共收治垂体瘤78例,其中男33例,女45例;年龄21~57岁,平均40岁。病程3~8个月。月经紊乱、闭经、泌乳38例,肢端肥大19例,性功能减退者22例,胡须减少者7例,视力减退者13例,视野偏盲59例。内分泌检查GH升高者33例,PRL升高者54例。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生长激素腺瘤26例,泌乳素腺瘤9例。影像学检查:蝶鞍片示蝶鞍球形扩大,鞍底变薄,后床突、鞍背骨质吸收者51例。CT及MRI示视交叉受压40例,垂体柄移位者73例,其中有2例突入…  相似文献   
6.
脑膜瘤FCM分析与肿瘤全切除术后复发及病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与脑膜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相关的流式细胞术(FCM)指标.方法分析95例脑膜瘤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探讨FCM分析的DNA指数(DI)、DNA倍性和增殖指数(PI)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病理级别越高,DI值越高(P<0.05);复发组DI值高于非复发组(P<0.001);超二倍体肿瘤病理级别高于二倍体及亚二倍体肿瘤(P<0.01),超二倍体肿瘤复发率高于二倍体和亚二倍体肿瘤(P<0.005).Ⅱ级及Ⅲ级脑膜瘤PI值高于Ⅰ级(P<0.05),复发组PI值高于非复发组(P<0.001).结论 FCM表现为超二倍体、高DI和高PI的脑膜瘤易于复发.  相似文献   
7.
神经上皮囊肿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囊肿,主要包括脉络丛囊肿、室管膜囊肿[1].具有症状的神经上皮囊肿文献中多为个例报道[2-4],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胶质瘤瘤组织中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小儿胶质瘤瘤组织中E-cadheri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38例患者E-cadherin表达减弱,13例表达正常; 35例患者PCNA呈高表达,16例呈低表达.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cadherin表达正常可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E-cadherin表达减弱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二者可作为评价小儿脑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泌乳素(PRL)腺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抑癌基因PTEN在泌乳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52例泌乳素腺瘤分为侵袭组24例和非侵袭组2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腺瘤组织中PTTG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腺瘤组织中PTTG-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腺瘤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TTG蛋白在侵袭组中有23例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IOD)为9874.24±2143.56,平均吸光度为28.13±4.31,显著高于非侵袭组;RT-PCR检测显示,48例腺瘤标本有PTTG-mRNA特异扩增条带,但侵袭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TEN蛋白在非侵袭组中有8例阳性表达,IOD为6489.12±1523.45,与侵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PTTG与PTEN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临床判定肿瘤侵袭生长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0.
PTTG和bFGF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垂体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3例垂体瘤患者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中PTTG蛋白和bFGF蛋白表达水平;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中PTTG—mRNA表达水平。结果PTTG蛋白在侵袭组显著高表达;PTTG—mRNA在侵袭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TTG和bFGF呈正相关。结论PTTG和bFGF与肿瘤侵袭生长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判定垂体肿瘤侵袭生长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