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6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75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588篇
预防医学   25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0篇
  4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磷脂综合征是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动脉、静脉血栓,病理性妊娠、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文报道中年起病的以反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分析该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等,讨论可能的机制,并就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抗磷脂抗体的特征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在结肠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9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行EMR手术,B组行高频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B组(80.00%)(P0.05)。A组住院时间为(4.61±1.13) d,短于B组的(6.52±1.21) d(P0.05); A组手术时间为(85.24±16.54) min,短于B组的(105.52±16.33) 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33.46±8.51) ml,短于B组的(46.67±8.42) ml(P0.05)。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54±4.72) h,短于B组的(25.61±4.55) h(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2%)、不良反应发生率(4.44%)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服药喝水也有大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尤 《肝博士》2010,(3):46-47
<正>你知道怎样吃药吗,不要以为医生开了药或从药师手中接过药,照说明书上用法用法就万事大吉。正确的服药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增强药物的疗效,还可以降低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和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异性抗体及IgH基因重排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其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孓P法标记LCA,CD20,CD79a,CD30及bcl-2抗体和用PCR方法检测15例IgH基因重排。结果 70%(21/3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在40~70岁,淋巴结内外都可累及。组织病理学:中心母细胞淋巴瘤占83.3%(25/30),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占3.3%(1/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占6.7%(2/30),及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占6.7%(2/30)。免疫标记LCA均表现阳性,CD20、CD79a、CD30、bcl-2表达率分别为86.7%(26/30),93.3%(28/30),6.7%(2/30),20%(6/30)。15例DLBCL中IgH基因重排阳性为66.7%(10/15)。结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必须结合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和特异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对一些疑难病例需做IgH基因重排检测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应用旋转切削技术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限性脂肪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部脂肪堆积的新方法。方法 自 1 998年 1 0月以来笔者对 1 2例患者在局麻下采用耳鼻咽喉科的鼻内窥镜系统及旋转切削刀具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限性脂肪堆积。结果 随访 6个月至 2年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也符合美容外科的原则。是治疗体表脂肪瘤及局限性脂肪堆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7.
8.
顺二氯二氨铂(Cis-dichlorodiamminoplatinum,DDP),简称顺铂,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重会属铂的络化物。1969年美国Rosenberg发现顺铂有抗癌活性,1971年用于临床。1973年国内首次化合顺铂成功,1975年开始用于治疗卵巢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不同层次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习护生在医院中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在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外界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其心理活动也产生一定的变化。护理工作具有接触病人密切、技术操作多、责任重大、工作紧张的特点,被认为是脏而累、充满高压力的专业。高水平的压力或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可使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学历层次(中专、大专、本科)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