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0 引言 椎动型的颈椎病急性发作,多表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行走不稳等症状,是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一种基本病因。本文采用小剂量甘露醇疗法治疗该病。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急性椎动脉型颈椎病共87例,男52例,女35例。年龄36-65岁。平均50(49±6.2)岁。对照组84例,为同期治疗患者,男52例,女32例,年龄38-63岁,平均51(50±5.8)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轻重用药前基本相当(P>0.05)。  相似文献   
2.
3.
我院自2001年9月~2004年7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794例,其中脑叶出血85例,占10.8%。为明确病因.对43例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早期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 0 0 1年 9月~ 2 0 0 4年 2月出血性脑卒中 76例患者临床与DSA资料。结果  76例均经DSA检查 ,5 2例DSA阳性 ,阳性率 6 8.4 %。颅内动脉瘤 30例 ,其中囊性动脉瘤 2 7例 ,假性动脉瘤 3例 ;脑血管畸形 17例 ,其中动静脉畸形 16例 ,海绵状血管瘤 1例 ;Moyamoya病 5例。 2 4例DSA检查无阳性发现。 30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 10例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 13例 ,痊愈好转 2 2例 ,死亡 1例 ,病死率 4 .4 %。未做治疗者 7例 ,好转 1例 ,死亡 6例。 17例脑血管畸形手术血肿清除 +畸形血管切除 13例 ,行血管内NBCA胶栓塞 2例 ,血管内栓塞 +手术 2例 ,均好转出院。 5例Moyamoya病好转出院 4例 ,合并脑积水脑疝死亡 1例。 2 4例DSA阴性均好转出院。 6 8例好转治愈患者随访 3个月无复发。结论 尽早DSA检查及对因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以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Earlyrehabilitationdecreasesincidenceofdisabilityinpatientswithstrokeandincreasestheirlifequalitythathasbeenprovedbymanyscholars.Earlyrehabilitationreferstorehabilitationbegunwithin2weeksafteronset.Barthelindexcanreflectpatients'ADLsensitivelyandcompletelyandimprovementofADLhasahighcorrelationwithimprovementoflimbfunction.MATERIALSANDMETHODSMaterials82patientswithstrokeoffirstonsetwereselectedfromMarch2000toMarch2002.Allcasesconformedto1995Nation…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四肢麻木、乏力9 m于2011年10月8日入院。入院前1 y余有经鼻烫吸海洛因病史8 m,开始4 m为0.2 g/次,每天3次;后4 m每天约吸食2 g,未规则戒毒。入院前9 m开始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开始时为双下肢远端麻木、乏力,站立、行走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躯干及双上肢麻木、乏力,端坐不能,同时出现呼吸费力,语  相似文献   
7.
<正> 超早期治疗脑梗塞已被各大医院普遍接受。综合治疗更有其有不可替代的疗效,我科对二年来住院患者进行超早期综合治疗及常规治疗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院病人均经病史、神经系统查体及颅脑CT确诊为脑梗塞,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病情有进展者延长至24小时内),有溶栓禁忌症除外。病人  相似文献   
8.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SD)对老年脑卒中及中年脑卒中两组病人进行抑郁评估及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CNS)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并通过脑CT、MRI及危险因素合并情况对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与抑郁发生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脑卒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58.82%明显高于中年人(41.55%),老年女性更高(68.57%)。额叶、颞叶、基底节病变及多发性脑梗死抑郁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及恢复的时间相关,相关危险因素多抑郁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 长期以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局灶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研究,提出了缺血半影区及治疗时间等新概念,临床对脑梗塞超早期治疗的研究得以广泛开展。所谓超早期即指发病6小时内采取溶栓、降纤维蛋白原、抗凝等超早期恢复梗塞区血液供应,改善血液循环状态,针对缺血细胞不同死亡机制及脑保护等综合措施,能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头颅CT的改善情况。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每日10毫升溶于0.9%盐水250毫升中静滴,15天一疗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250毫升静滴,适当使用脱水剂,脑保护剂。为无差别治疗药物。治疗前后分别做神经功能缺陷评估、血液流变学检测、脑CT检查。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CT和血液流变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用于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