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和评估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住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2例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入院后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住院24小时内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并以BMI、Alb评估患者营养不良状况。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结果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组BMI为(22.21±2.79) kg/m2,与慢性乙型肝炎组(21.70±2.74) kg/m2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血清Alb和RBP分别为(28.05±4.71)g/L和(10.88±9.36)mg/L,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41.57±3.47) g/L和(23.67±10.48) mg/L,P<0.000];以BMI或Alb评估失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81.3%和93.8%,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0.0%和2.5%,P<0.000);以NRS2002评估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百分比为59.4%,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的2.5%(P<0.000)。结论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高比例的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应注意干预。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8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重症胆汁安积型肝炎26例,经用凉血、活血化瘀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告如下。 临床资料:26例按全国第六次上海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8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9.3岁,总胆红质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的变化。结果在75例肝细胞癌患者中,HBsAg阳性94.6%,HBsAb阳性5.3%,HBeAg阳性10.6%,HBeAb阳性66.6%,HBcAb阳性74.6%);HBV DNA≤103~105copies/ml为61.3%,≥106copies/ml为17.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均为阳性,HBsAb均为阴性,HBeAg阳性为28.3%,HBeAb阳性为73.3%,HBcAb阳性为84.0%。结论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性或血清转换,HBV DNA载量下降,要警防H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HCC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收集了本院7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DNA)同HCC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宋风斌 《中外医疗》2011,30(17):30-30
目的丙氨酸转移酶反复异常与低载量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探讨。方法 12例患者每日1次定时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观察肝功能和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变化。结果 1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降至检测线以下。结论抗病毒治疗丙氨酸转移酶反复异常,低载量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照组30例用硫普罗宁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嗜酒与否及多少与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关系。方法 根据嗜酒与否及多少对42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年龄进行比较。结果 嗜酒与否及多少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年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嗜酒与否及多少与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年龄可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抗病毒效果。方法将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口服虎驹乙肝胶囊,对照组39例口服扶正化瘀胶囊,均治疗6个月,随访1 a。结果 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恢复、肝纤维化指标、HBeAg转阴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HBV-DNA阴转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2组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改善症状、体征、肝功能恢复、肝纤维化指标、HBeAg转阴等疗效相似,但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