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z)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新鲜大隐静脉(HSV),每例静脉段随机分入5组,分成HSV组、对照组、AngⅡ组、TMPz组及TMPz+AngⅡ组,除HSV组外,其余4组均体外培养14d。对HSV组及培养后各组标本进行取材固定,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TUNEL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结果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能产生明显的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TMPz组及TMPz+AngⅡ组内膜厚度、增生指数及PC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AngⅡ组(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ngⅡ组(P〈0.05)。结论TMPz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及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7月~2013年12月手术救治的5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抗结核及抗感染治疗,以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作为手术方式,术后持续治疗,增强呼吸功能锻炼,有效促使肺不张。结果5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为(700±45)ml。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后,患者脓腔消失,病情改善较佳.无死亡病例;术后未发生肺漏气、肺不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病情完全改善者50例(86.2%),病情好转者6例(10.3%).脓胸复发者2例(3.5%)。结论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抗结核等相关治疗相结合,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食管结核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报告1例食管结核,男性,48岁,表现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初步诊断为食管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病变组织和淋巴结病检显示上皮细胞和郎格汉氏细胞增生,伴有干酪样坏死,无恶变。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愈,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一疾病的特点,并在食管病变中认真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性冷脓肿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7~2013.7经病理确诊143例结核性冷脓肿患者,分析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治疗。结果年龄范围为12岁~79岁(平均年龄30.4岁),男女比例为1.4∶1(男性83例,女性60例)。临床症状包括明显胸壁包块、胸痛、脓液破溃,3例患者有多个病灶。40例(27.9%)患者行胸壁脓肿病灶清除术,103例患者(72.1%)行胸壁和肋骨切除术。63例患者术前平均抗结核时间6.1月,所有患者术后平均抗结核治疗12月。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脓肿破溃、脓胸、胸腔积液、切口裂开、皮下气肿和结核播散。复发7例(4.9%),均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胸壁结核性冷脓肿的外科治疗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提倡围手术期规范化抗结核治疗、术中完整切除胸壁脓肿病灶组织,包括可疑被侵犯肋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自发性气胸(SP)合并肺结核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TB合并继发性自发性气胸(SSP)患者49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在该项研究期间,在我院共治疗SP患者850例,其中有TB导致SSP共计49例;与此同时,共计有217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得到治疗.在这49例TB合并SSP患者中,21例在诊断为SSP时为活动性TB,28例为非活动性TB.所有患者中有41例(83.7%)需要留置1次胸管,有4例(8.1%)需留置2次胸管,有2例(4.1%)需留置3次胸管;有2例(4.1%)暂未留置胸管予以观察,期间SSP逐渐吸收好转.留置胸管时间为(12.5±11.1)d.气胸复发需留置2根胸管6例(18.3%),其中1例(4.1%)发生在对侧,5例(8.1%)需要手术治疗.14例(28.6%)因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持续漏气和气胸复发行胸腔镜手术;有3例(21.4%)产生术后并发症:持续漏气>5 d 1例,肺炎1例,手术伤口感染1例.住院时间为(15.02±13.07)d.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治疗TB合并SSP的常规方法,预后较好,需要再次留置胸管或手术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在辅助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溃破型或术后切口感染的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观察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34例胸壁结核患者,均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0 d,其中1例2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海绵,5例1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海绵至病情痊愈,28例未再次更换引流海绵.术后32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2例伤口部分感染,经换药后治愈,平均随访1年(3~24个月),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辅助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溃破型胸壁结核,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胸壁感染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深圳地区结核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评估营养风险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外科连续定点选择1 374例结核住院患者,收集营养风险筛查、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等数据。结果:入院时结核病住院总患者、年轻患者、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7.7%、70.9%、88.9%。结核病住院总患者、年轻患者、老年患者从入院到入院2周后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入院时、入院2周或出院时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关于生活质量(SF-16)的分数,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疲劳和一般健康状况均显著低于有营养风险的结核病患者。结论:大量的结核病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并且往往在住院期间加重,这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剥脱治疗Ⅲ期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剥脱的52例Ⅲ期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8例,女性14例;年龄21~72岁,平均(36.96±14.24)岁。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在脓腔中心处做4~5cm的切口,肋间隙严重狭窄者切除一段肋骨,壁胸膜外分离出操作空间,切口保护器协助暴露,单孔下游离切除增厚的脏壁层胸膜纤维板。胸腔引流管内无漏气、引流液颜色变淡,引流量<100ml,拔除胸腔引流管。胸部影像学显示肺膨胀良好,沟槽引流管引流量<50ml,拔除沟槽引流管,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胸部CT与术前CT对比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7例预后优秀,21例预后良好,4例预后一般,术后治愈优良率92.3%,无患者复发。1例患者中转开胸,其余患者均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430min,平均(268±110)min;术中出血量50~300ml,平均(126±68)ml,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时间3~16d...  相似文献   
9.
一般而言,患者术后会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受损.由于患者术后摄入量达不到正常值,机体很快就会出现营养素缺乏,从而增加感染性并发症、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临床试验证实,手术患者接受免疫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但对病死率无明显影响[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包憩室的诊治特点。方法: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结果:1例罕见的心包憩室,术前诊断为右上纵隔囊肿,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整切除并明确诊断。结论:先天性心脏憩室属于罕见疾病,影像学上囊肿形态的易变性是术前诊断心包憩室的重要线索,术中发现囊性病变和心包相通,是鉴别心包憩室和心包囊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