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按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眼内炎和慢性眼内炎,通常将6周以内发生的眼内炎称为急性眼内炎,而6周以上眼内炎称为慢性眼内炎。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是一种少见但极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它不仅损害视功能,而且破坏眼内结构,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极大危害。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能极大限度的挽救患者视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确诊的萎缩型NAION患者(发病时间>3个月)18例(18眼)。另选取眼部检查正常的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2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AngioVue OCT血管成像系统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视盘及其血流成像、黄斑区血流成像及黄斑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扫描,测量视盘周围神经纤维(pRNFL)厚度、GCC厚度和整个平面视网膜血流密度(wiVD),包括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视乳头旁的RPC血流密度(ppVD)、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及黄斑中心凹旁血流密度(pfVD)。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各血流参数对NAION发病、GCC等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上下部分ppVD与pRNFL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ION组pRNFL厚度、RPC wiVD、ppVD明显较低(t=-6.567、-6.958、-6.668,P<0.001),SCP wiVD、DCP wiVD及GCC厚度亦明显较低(t=-6.226、-2.760、-6.34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ION发病与ppVD相关(b=0.502,OR=1.653,P=0.04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ION患者的LogMAR BCVA与SCP wiVD相关(b=-0.726,P=0.003),pRNFL厚度与ppVD相关(b=0.883,P=0.001)。上半部分的pRNFL厚度与上半部分ppVD呈正相关(r=0.946,P<0.001),下半部分的pRNFL厚度与下半部分ppVD呈正相关(r=0.680,P=0.031)。结论:病程>3个月的NAION患眼视盘周围及黄斑区大血管附近血流显著减少。NAION患眼ppVD越稀疏,NAION发病可能性越大,pRNFL相对越薄;SCP wiVD越稀疏,NAION患眼的视力相对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眼远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及其与视野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1例单眼发病NAION患者42只眼(21只发病眼为实验组,21只对侧正常眼为对照组)进行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并检查视野(visual field,VF)、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等检查.结果 NAION患者RNFL厚度较对照组变薄,上半侧易受累,相应下方视野缺损多见,且视盘非病变区域的RNFL厚度也比正常对照组相应区域变薄.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有相关性(r=0.38,P <0.05).结论 NAION患者远期盘周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缺血区明显变薄,OCT检查非缺血区的RNFL厚度也变薄,提示NAION的RNFL丢失可能超过了视野检查的视野缺损的范围.NAION患眼盘周RNFL厚度与视野检查结果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视功能及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52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行视力检查及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行医学验光。结果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1个月P100(1°)潜伏期、治疗后6个月P100(2°及1°)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等效屈光度(SE)、散光度数及散光轴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UCVA、治疗后6个月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6个月P100潜伏期(2°及1°)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后1个月UCVA、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6个月P100潜伏期(2°)较治疗前缩短、P100振幅(1°)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论是轻中度还是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视功能均有明显提高,但两者视力及P-VEP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轻中度还是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屈光状态改变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4例66只眼,2型糖尿病(T2DM)无DR患者组20例32只眼,T2DM DR患者组39例46只眼,行PRP治疗组19例20只眼被纳入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乳头旁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PRP治疗后视乳头旁RNFL厚度(117.5±15.9)μm与DR组(118.7±18.7)μ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DR中明显增厚,PRP治疗后增厚明显。结论 DR行PRP治疗后近期RNFL无明显变化,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在垂体瘤患者诊断与视功能预后分析中的意义.方法:应用OCT测量正常人76例(76眼)和垂体瘤患者39例(39眼)的各象限和平均RNFL厚度进行比较并计算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结果:垂体瘤患者各象限和平均RNFL厚度均比正常人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呈正相关(R=0.41,P=0.000).结论:OCT测量RNFL厚度为临床上垂体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后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病灶特点。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4例(38眼)进行光动力疗法,静脉注射维速达尔15min后根据病灶大小用689nm激光照射83s。治疗后患者避光5d。观察治疗后1周及1个月的视力、眼底改变、OCT检查结果 ,1个月时的FFA改变。结果 34例随访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无下降。其中治疗1周后视力上升(2行或2行以上)18眼,不变20眼;1个月后视力较1周时提高12眼,不变25眼,下降(2行或2行以上)1例。治疗后1周黄斑区出血(根据眼底镜检查及眼底彩照)明显减少13眼,出血范围无明显变化12眼,出血范围明显增加13眼;1个月后黄斑区出血较1周时明显减少31眼,无明显变化4眼,出血范围增加3眼。治疗后1周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或渗漏明显减少、CNV病灶复合体变小36眼,无明显变化2眼。1个月时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或CNV病灶复合体较1周时有所增加11眼,其余眼保持1周时的状态或继续好转。治疗后1个月FFA显示原CNV渗漏明显减轻27眼,无明显变化5眼,渗漏增加6眼。所有病例治疗时及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DT作为治疗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一种技术能起到稳定视功能的作用,治疗后的CNV病灶短期内明显萎缩,但1个月时有部分可能会重新开放,此时可辅以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等药物的治疗。OCT检查对于早期评判病灶的变化及对病变的预后有重要意义。部分病例治疗后短期内可引起出血的增加,但此类出血多不影响视力,且可逐渐吸收。  相似文献   
8.
孟小妹 《当代医学》2009,15(32):113-114
二十一世纪,一项新技术传人国内,使得我们终于有一种方法能够突破黄斑中心凹的“禁区”——用维替泊芬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PM)、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EC)及脉络膜血管瘤等。由于,该技术价格昂贵,药物性质特殊等因素,给围术期护理提出较高的要求。我院自2005年1月开展了PDT治疗,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科学系统的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青光眼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行为依从性的影响,以利于制定可行的健康教育措施,帮助青光眼患者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46例患者为实验组,除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指导外,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另一组22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指导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行为依从性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的行为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 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是提高青光眼患者行为依从性,预防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检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方法,探讨上睑下垂患者可能出现的视功能异常.方法 应用罗兰视觉电生理仪检测24例单眼先天性上睑中重度下垂患者的图形P-VEP,记录患眼和健眼的P100波的潜伏期和振幅.结果 患眼较健眼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振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患眼P100波振幅低于健眼10%以上的有13例(54.17%).结论 中重度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患眼的视觉功能差于健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