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可行PCI术的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VUS组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组各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IVUS组和FFR组患者病变血管直径[(3.5±0.7)vs(3.0±0.5)mm]、狭窄程度[(62.6±5.0)%vs(57.2±7.5)%]、病变长度[(20.2±8.8)vs(23.5±10.7)mm]、PC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0%(4/50)vs 4.0%(2/50)]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FFR组患者,IVUS组患者支架植入率较高[56.0%(28/50)vs 38.0%(19/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MAC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8%(9/48)vs 14.3%(7/49),P=0.55]。结论对于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IVUS指导血运重建治疗的短期临床预后不劣于FFR指导。  相似文献   
2.
孙耀林  赵骞 《心脏杂志》2018,30(6):683-686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血流储备分数(FFR)介于0.75~0.80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且FFR介于0.75~0.80的连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IVUS指导下治疗组(IVUS组)和药物治疗组,其中IVUS组根据是否行PCI分为IVUS指导下PCI组(IVUS-PCI组)和IVUS指导下药物治疗组(IVUS-药物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 结果 IVUS组MACE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显著下降,但IVUS-PCI组和IVUS-药物组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IVUS指导下介入治疗FFR介于0.75~0.80的临界病变患者较未检测IVUS的药物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时是否行FFR检查将患者分为:FFR组68例(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组)和CAG组92例(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血运重建组)。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数量、平均支架总长度和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FFR组支架置入数量[(1.5±1.0)枚vs.(2.6±0.5)枚,P=0.02]和平均支架总长度[(51.4±30.0)mm vs.(67.2±20.5)mm,P=0.03]显著低于CAG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1.5%vs. 3.3%,P=0.6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续随访至术后12个月,FFR组MACE发生率(5.9%vs. 16.3%,P=0.04)较CAG组显著降低。结论 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FFR指导下分期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减少支架置入数量和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