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根据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红素结石,此外还有碳酸钙结石和以多糖或蛋白为主的罕见结石.泥沙样结石则广泛分布在整个胆道系统,随体位改变而变化,更易造成胆汁引流障碍及诱发胆道运动异常和继发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传统CDT的疗效,以期寻求更为适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CDT组(联合组,n=46)与传统CDT组(传统组,n=40)。术后常规检测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酶和肌酐等生化指标。记录并对比患者耐受情况以及血栓清除率和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和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传统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传统组的手术情况显示,两组血栓部位及病因和诱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尿激酶用量的比较,联合组所用的尿激酶明显比传统组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血栓清除率要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耐受情况评分比较,联合组要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CDT的方案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可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供,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孙立巍  赵杰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29-4930
目的讨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4-2011.11间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肝肾功能、血清酶学等指标较治疗前均大大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也显著缩短;重要生命体征与治疗前比较,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CBP可明显减轻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并使机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1病例患儿,男,11岁。因口服抗癫痫药后昏迷10h入院。10h前与父母生气后服用卡马西平40片后经外院温开水洗胃后急诊转送我院。患儿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呕吐,手足抽搐。T:36.0℃,P:110次/min,R:30次/min,Bp:100/70mmHg,昏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在普通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20%-30%,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血液透析快要结束时,来势凶猛。初期病人感到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血压明显下降或是测不到,可引起心跳骤停、死亡。它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是环状五球体蛋白,由炎性淋巴因子刺激, 由肝脏和上皮细胞组成,大量证据证明超敏C-反应蛋白与 冠心病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冠心病患者与血中hsCRP水平关 系与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惊雷等研究发现,胆道感染致病菌菌群在不断改变,细菌数量和种类在增加,其对药物敏感性却在普遍下降.研究者对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培养阳性的264例胆汁标本323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8.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防治偏头痛的报道国内尚不多。现笔者将依那普利应用于偏头痛23例的临床疗效报自如下:  相似文献   
9.
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防治偏痛的报道国内尚不多.现笔者将依那普利应用于偏痛23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于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且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和疼痛规律,以便探索出较佳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分析近10年来在我科收治25例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