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血管内镜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1例,根据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24例)和非老年组(27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病变血管(75%以上狭窄)和非病变血管,应用血管内镜对上述冠脉血管内存在斑块的颜色(分为白色和黄色)进行观察。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病变血管观察到的黄色斑块比率为79%vs70%,白色斑块比率为21%vs20%,无统计学意义。在非病变血管观察到的黄色斑块比率为62.5%vs26%,老年组黄色斑块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有统计学意义。白色斑块比率为37.5%vs74%,老年组白色斑块的比率低于非老年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不仅病变血管,非病变血管内黄色的不稳定斑块也增加,这是导致老年患者ACS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部位和传导经路不限于心室的心动过速,常由心房、房室结或房室间存在一条附加的通路所致。常见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征所致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本文就7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护理本科生、硕士生已进入临床,以前新毕业护士直接被分配到各科室,大多数是终身制,个别因工作需要才调动科室,这样存在着很多弊端,不利于人才共用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她们只掌握本科的专科技术。如眼科护士只会点眼、球结膜注射等专科处置,一旦需要抢救,护士就会束手无策,有时还需请ICU护士参加抢救,这样很容易错过抢救的宝贵时间,不利于“以病人为中心”全程优质服务。针对这一情况,我院从2000年开始,对新毕业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急诊、ICU轮转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秀红  陈丽娟  孙健力 《吉林医学》2006,27(12):1539-1539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我科护士注重日常的培训与考核,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按照抢救流程进行急救,职责明确,互相配合,使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并安全转运至ICU。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3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提高了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迅速接诊,准确判断时间是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是急救的根本保证。我科在急诊区入口处设有导诊护士,当有危重病人来诊或听到急救车鸣笛时,立即推车向前迎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