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腰俞穴中药穴位麻醉与肛周局部浸润麻醉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为肛肠手术麻醉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临床病例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薄荷脑注射液行腰俞穴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20 m L(1.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于肛门周围皮下组织、两侧的坐骨直肠窝。观察两组病例麻醉不良反应情况、术中疼痛情况、术中镇痛范围、术中肛门松弛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后,镇痛范围、疼痛情况以及肛门的松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病例的麻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时,采用腰俞穴中药穴位注射麻醉较采用肛周局部浸润麻醉具有多方面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理.方法:采用低、中、高不同浓度的血竭溶液灌胃治疗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UC大鼠各12只,并与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各12只相对照.结果:治疗组大鼠疾病活动度、病理损害、血浆中P-选择素、TXB2、β -TG含量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浓...  相似文献   
3.
参苓白术散桃花汤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桃花汤口服并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参苓白术散合桃花汤水煎服,配合血竭保留灌肠;对照组33例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配合复方诺氟沙星灌肠液保留灌肠。[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87.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桃花汤口服并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西药疗效相近但前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槐花散合桃花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寒热错杂证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1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轻度、中度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3次/d;重度或轻、中度患者服药4周后仍然疗效不佳者,采用醋酸泼尼松片,0.75 mg·kg~(-1)·d~(-1),分3次口服。观察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并采用槐花散合桃花汤加减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缓解期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长期维持治疗。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价疾病活动情况,并记录临床缓解和临床有效情况,进行寒热错杂证评分,进行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的Geboes指数评分,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1.915,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8.04%(50/51),临床缓解率为94.12%(48/51),黏膜愈合率为96.08%(49/51),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78.00%(39/50)和82.00%(41/50)(P0.05);观察组患者mayo,寒热错杂证、结肠黏膜和Geboes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TNF-α,IL-8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较对照组低(P0.01);观察组6个月内的复发率为10.42%(5/48),低于对照组的30.77%(12/39)(χ~2=5.669,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槐花散合桃花汤加减用于UC活动期寒热错杂证患者,可诱导UC进入缓解,抑制疾病的活度,减轻临床症状,并能调节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愈合,并能维持临床缓解和减少复发,临床疗效优于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的西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直肠常规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直肠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超声检查显示并经病理确诊的50例直肠病灶进行经直肠腔内扫查,获得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信息,开启弹性成像获得弹性图像。结果:直肠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19.56±2.30)cm/s,RI 0.73±0.02,直肠癌PS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均高于良性病灶(P<0.05),常规超声结合弹性分级诊断直肠癌的准确率84%,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5%,均高于常规超声及弹性分级;常规超声诊断直肠癌的准确率66%,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65%;弹性分级诊断直肠癌的准确率74%,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75%;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为70%(21/30)。结论:经直肠腔内超声能为临床直肠病灶的治疗提供依据,经直肠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能提高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探讨AQP1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麻仁丸治疗组。空白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便秘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模型建立后,治疗组大鼠分别用莫沙必利、麻仁丸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大便粒数及大便湿重。治疗结束后将大鼠集体处死,取大鼠近端结肠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近端结肠AQP1的表达情况。采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便秘组结肠AQP1的平均光密度(MD)值大于空白对照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麻仁丸治疗组的MD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莫沙必利治疗组和麻仁丸治疗组的MD值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近端结肠AQP1的表达增高使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从而引起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导致慢传输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UC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超声导入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6.49%)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症状积分及Southerland DAI、Baron评分降低,除腹泻积分外,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腹痛、黏膜脓血便重度及腹泻中度患者比例降低,轻度患者比例升高;且治疗后2组腹痛轻、重度患者,腹泻及黏膜脓血便轻度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IL-17、IL-23及TNF-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导入治疗UC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减轻肠道黏膜损伤,且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急性期模型的建立。 方法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空白组(n=12)、模型组(n=48),空白组给予自由饮食,模型组给予3%DSS溶液自由饮用7天。应用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组织学评分(HI)对各组进行对比。 结果模型组DAI及HI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腹泻、隐血试验阳性、脓血便,病理可见炎症主要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破坏。 结论DSS诱导的UC急性期模型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与人类UC相似,是理想的UC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9.
慢性便秘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现有的通便药特异性较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不尽如人意,原因与慢性便秘复杂的病因及病理机制有关,而研发特异性高的新型通便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焦点。水通道蛋白是一类选择性快速运输水分子的跨膜蛋白,在人体多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中分布,并参与许多生理或病理过程。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水通道蛋白3在肠道水运输中的枢纽作用,本文回顾了水通道蛋白3与结肠水液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从结肠生理、通便机制等方面,思考水通道蛋白3作为潜在靶点治疗慢性便秘的依据以及前景,以期为通便药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桃花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克罗恩病(CD)活动期(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及对Th1和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CD患者根据随机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2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轻度,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肠溶片,3~4 g·d~(-1),3次/d;中度或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效果不好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0. 75 mg·kg~(-1)·d~(-1),3次/d。观察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内服桃花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12周。进行治疗前后Best的克罗恩病活动指数(Best CDAI),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脾胃虚寒证和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IL-17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2. 058,P 0. 05);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有效率和内镜下缓解率分别为93. 18%,100%和86. 3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6. 19%,83. 33%和66. 67%(P 0. 05);观察组患者Best CDAI,SES-CD和脾胃虚寒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活动情况轻于对照组(Z=2. 112,P 0. 05);观察组患者炎症程度轻于对照组(Z=2. 288,P 0. 05);观察组患者CRP,ESR和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ALB和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INF-γ,TNF-α,IL-2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内服桃花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CD活动期脾胃虚寒证患者,可控制疾病的活动度,减轻病情程度和炎症反应,提高缓解率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