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Enterprise支架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20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置入治疗的后循环ICAS患者57例(58处狭窄病变),其中男37例(64.91%)、女20例(35.09%),年龄41~71(61.57±8.36)岁。病变位于基底动脉43处(74.14%),位于椎动脉颅内段15处(25.86%)。患者术前狭窄率为87.69%±7.62%,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2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1例(1.75%)、≤3分56例(98.25%)。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出院时mRS、NIHSS评分,随访期间与责任血管区域相关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等血管事件,以及支架内再狭窄与症状性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并发缺血性卒中3例(5.26%)、出血性卒中1例(1.75%),术后出院时mRS评分0~2分56例、3分1例,NIHSS评分>3分1例、≤3分56例。43例患者接受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5~33(17.74±9.47)个月。31例(72.10%)患者31处病变接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5~21(14.12±4.08)个月。随访期发生与病变血管供血区一致的缺血事件3例(6.98%),其中1例(2.33%)缺血性卒中、2例(4.6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支架内再狭窄4例(12.90%),症状性再狭窄2例(6.45%)。结论 Enterprise支架治疗后循环ICAS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过仍然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中,40例(36.36%)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25例(22.72%),性腺功能减退8例(7.27%),生长激素缺乏7例(6.3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5例(4.54%),且5例(4.54%)并发两种激素缺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增高、入院GCS评分≤8分、颅底骨折及弥漫性脑水肿是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评估病情、有效治疗干预、及时降颅内压治疗可能是降低颅脑损伤病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伴有血管痉挛,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研究表明,动脉瘤破裂风险与动脉瘤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存在显著相关性.筛选特定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作为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指标,进而指导临床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该文就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预测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采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73例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6%;术后1年支架再狭窄率为5.5%。术后6~12个月复查DSA发现63例(86.3%)支架良好;4例(5.5%)支架内再狭窄,但无后循环缺血症状。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效果良好;术前对血管及斑块的评估、术中球囊及支架的选择、术后血压的控制及术者的经验等保证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