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在体观察磁共振图像上脑桥静脉的形态学特征,建立生理状态下该段血管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评价脑内中小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对50例无颅内疾患成人的脑桥静脉扫描成像,以最大强度投影法对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Syngo fastview影像处理系统对人脑桥静脉影像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得出直径的95%可信区间,建立该段血管生理情况下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 性与女性的桥静脉直径分别为(3.58±0.39)、(3.29±0.37)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8±0.39)、(3.22±0.26)mm.额叶桥静脉直径最小,其余各叶桥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桥静脉直径大于女性.结论 脑桥静脉可通过2D-TOF血管扫描成像获得很好的显示,此段静脉在影像学上具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如血管排列方式、血管走行、脑桥静脉壶腹的形成、汇入静脉窦前段的信号减弱甚至消失等.可把计算所得的95%可信区间认为是脑桥静脉直径的正常值范围,建立脑静脉系统的最后通路-脑桥静脉的直径正常值范围.人,脑桥静脉;磁共振成像;时间飞跃法;最大强度投影  相似文献   
2.
经皮层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皮层入路选择件海马含仁核切除术对颞叶癫痫的治疗效果及风险。方法 20例单侧海马硬化性顽崮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采用颢部开颅经颞中同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随访至少1年以卜,采用Engel分级量表进行针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的评价。结果 Ⅰ级结果15例,Ⅱ级结果3例,Ⅲ级结果2例,无明显持久性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在严格筛选的颞叶内侧癫痫,颞部开颅经颞中回皮层入路选择性切除海马含仁核术对治疗颞叶癫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人脑桥静脉流出端肌性超微结构及其对颅内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HTK〗观察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管壁的肌性超微结构,揭示该段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特性,探讨其对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调节机制。〖HTW〗方法〓〖HTK〗非血管源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行开颅手术,术中截取脑桥静脉至近静脉窦端,选取脑桥静脉流出端行超薄切片,重金属盐染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TW〗结果〓〖HTK〗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肌性超微结构特征与脑静脉系统其他部位显著不同:存在散在、孤立的平滑肌细胞,细胞间未见缝隙连接,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无平滑肌细胞的功能性统一体.〖HTW〗结论〓〖HTK〗脑桥静脉流出端不具有自主舒缩功能,缺乏主动调控机制,其具有的特殊形态学特征提示其可能是脑血液循环中静脉血液流出的关键环节,是调节颅内压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36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患者行支架成形术(CAS)。结果均成功置入了支架.术后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降到31.4%以下;2例置入一次性滤器保护装置(FPD)时出现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成功置入后即缓解;随访3~18个月,无再发TIA或脑梗死。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好转20例、病情稳定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见支架与血管壁连接紧密,主干内膜完整,均未见支架移位或再狭窄。认为CAS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描述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该段血管的微观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调节机制。方法非血管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行开颅手术,术中小心暴露并取出脑桥静脉至近静脉窦端,常规TEM样品制备方法,选取脑桥静脉流出端行超薄切片,重金属盐染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脑桥静脉流出端有大量致密排列的纤维,以胶原纤维为主,也可见弹性纤维及少量网状纤维,散在的成纤维细胞也可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未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该血管节段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与脑静脉系统其他部位明显不同。结论脑静脉血管床贮存的大量静脉血液可以通过容量调节影响到颅内压力变化,而脑桥静脉作为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最后通路,流出端具有的特殊形态学特征提示其可能是脑血液循环中静脉血液流出的关键环节。由于该段静脉血管壁没有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而致密分布的胶原纤维本身不具有自主舒缩功能,因此推测该段血管缺乏主动调控机制。研究脑桥静脉流出端参与静脉血液流出的被动调节机制可为下一步针对脑静脉系统临床治疗颅内压增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颅内动脉瘤组和对照组中检测与分析Ⅲ型胶原蛋白α1链(Type Ⅲ collagen alpha1,COL3A1)基因多态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比较243例颅内动脉瘤与260例正常对照之间COL3A1基因第30外显子+2209 A/G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构成.结果 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GA+AA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41.56%)明显高于后者(28.08%)(χ2=10.15,P=0.001),动脉瘤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23.66%,对照组为18.46%,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03),用logistic回归纠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及饮酒等因素结果 仍有意义(χ2=6.76,P=0.009).结论 颅内囊性动脉瘤和对照组之间COL3A1基因第30外显子+2209A/G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后假性动脉瘤致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10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1例因球囊反复栓塞时破裂,改行孤立术。结果 8例可脱性球囊一次栓塞成功,保留颈内动脉通畅。2例用2枚球囊连同颈内动脉一起闭塞。6例用GDC栓塞,保留颈内动脉通畅。1例上颌动脉假性动脉瘤用GDC 闭塞供血动脉。1例改行孤立术后拔除填塞纱条未再出血。17例介入治疗成功者即刻脑血管造影,均显示瘘口及假性动脉瘤消失。随诊1~5年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 介入性治疗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效果可靠,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无条件行介入治疗时,采用孤立手术仍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光宇  孔大伟  张康 《山东医药》2006,46(35):82-82
患者女.52岁。因进食呛咳8个月,枕后疼痛、走路不稳4个月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进食及饮水时出现呛咳,4个月前感枕后持续性疼痛、咳嗽,说话时加重,行走步态不稳11个月前出现右侧面部麻木感伴声音嘶哑。查体;P70次/min.R18次/min,T36.5℃,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查体配合,心肺及腹部脏器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明,双侧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眼球活动灵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视乳头边界模糊,眼底未见出血,右侧凝视出现粗大水平眼震,右侧面部痛觉减退,右眼角膜反射迟钝,右侧鼻唇沟变浅,右耳听力下降。咽反射消失,右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欠稳准,左侧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头部CT示右侧后颅窝有一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出血量、病情轻重、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对其血钠进行动态观察,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 出血量越多、病情越重,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与出血量少病情轻组(分别为91.30%与25.00%、95.65%与16.67%)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有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无痉挛者(90.91%与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并发症,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与人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GDNF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单参数分析。结果:GDNF在人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阳性表达率在胶质瘤组织中分别为41.17%、41.67%、68.75%和100.00%,正常脑组织为45.00%,计算所得FI值分别为0.83-1.07、0.82-1.10、0.96-1.78和1.47-2.16,正常脑组织为0.58-0.89,显示细胞荧光强度逐渐增加。对所得数据行方差分析,各样本采用方差齐性检验,显示各样本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78。样本均数间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显示GDNF在胶质瘤中的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且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也增加(P〈0.01)。结论:GDNF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分化,其可以作为胶质瘤的检测指标,提示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为进一步研究GDNF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及探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