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房右室双部位,双房右室双部位及双房双室(四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均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心衰,4例患者中,2例植入右房右室双部位起搏,1例植入双房及右室双部位起搏,1例植入双房及双室(四腔)起搏,行房室顺序,心室同步起搏,起搏前后观察LVEF,NYHA心功能分级,QRS间期,左室舒张末直径,结果:心房,心室各导线起搏参数均符合标准,随访中亦未发现导线移位等并发症,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QRS间期较术前缩窄LVEF较术前提高,左室舒张末直径较术前缩小,结论:右房右室双部位起搏,双房右室双部位起搏,双房双室(四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QRS波增宽的患者,可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在诊断间隔隐匿性房室旁路时,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是目前诊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重要的标准。但行此法检查时要求有持续发作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的周长保持恒定、心动过速时能够标测出清晰的希氏束电位,因此有时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国外学者Martinez—Aiday曾提出窦性心律时分别于心尖部和心底部起搏刺激,测起搏的V波与逆传的心房A波即VA间期的方法,以诊断间隔隐匿性旁路。现就我们采用此方法诊断鉴别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活素(rh BNP)联合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rh BNP(0.5 mg·支-1,1.5μg·kg-1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5 min,然后以0.01μg·min-1·kg-1的速度持续滴注72 h,对照组予40 mg·d-1速尿静脉注射、病因治疗、扩血管等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血清脑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LVEF明显升高(P<0.05),2组血浆BNP、血清hs-CRP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 rh BNP联合小剂量速尿疗效明显优于速尿一般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减少利尿剂抵抗。  相似文献   
4.
例1男性,47岁,因反复胸痛20 d入院.体检:血压、脉搏正常,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未触及震颤,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诊介入术前提前应用比伐芦定与常规用药相比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分为提前比伐芦定组(治疗组,49例)和常规比伐芦定组(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治疗组在患者及家属同意行急诊PCI时即给予比伐芦定治疗,首先静脉给予比伐芦定负荷量(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1)·h~(-1)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4 h。对照组在急诊PCI进入导管室穿刺时给予比伐芦定,给药方案同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造影时罪犯血管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出血发生率,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支架血栓、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所见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0级血流比例低于对照组(44.9%∶74.1%,P0.05),术后血流帧数优于对照组[(31.4±8.9)帧∶(43.6±9.2)帧,P0.05]。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与随访6个月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及早应用比伐芦定可改善未能尽早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的冠脉血流与心肌灌注,从而部分抵消因PCI延迟导致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疆汉族、维吾尔(维)族、哈萨克(哈)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共581例,对于空腹血糖不能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以分析其糖代谢情况。结果(1)581例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住院ACS患者中,汉族337例,维族219例,哈族25例。检测后共发现糖代谢异常428例(73.7%),其中糖尿病患者245例(42.2%),汉族146例(43.3%),维族96例(43.8%),哈族3例(12.0%);(2)糖调节异常共183例(31.5%),其中汉族114例(33.8%),维族65例(29.7%),哈族4例(16.0%);(3)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靠检测空腹血糖,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将有38.0%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43.7%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被漏诊,3个月后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汉族、维族、哈族三民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总体糖代谢异常率为73.7%,哈族偏低。仅检测空腹血糖将有很多ACS患者漏诊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定义是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是由于快速和/或不规则心跳引起的,在心率/心律通过药物或者非药物手段消除或很好的控制后,心功能和心脏结构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到正常。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继发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以心功能受损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心肌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Ensite 3000引导下经导管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的初步体会。方法:利用Ensite 3000三维标测系统和环状标测电极分别在左房内右上、右下、左土、左下肺静脉开口及内部和左心耳内部完成几何学构建,围绕左、右上下肺静脉进行完整闭合的环状线性消融,与左房顶线性消融。持续性房颤患者在完成上述消融线基础上分别于上、下肺静脉间、左房峡部以及上腔静脉与右房连接处和右心房峡部连接消融。结果:4例患者手术结束时恢复窭性心律,肺静脉电位消失,心房起搏时心房肺静脉传导阻滞。术后除1例外3例再未发生出房颤,达到肺静脉隔离的经典消融终点。结论:采用Ensite 3000引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房颤是一种比较安全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个性化选择心室永久起搏部位,预防心功能异常.方法 6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胸比例基本正常,其中实验组32例,个性化永久起搏多部位筛选;对照组33例,单纯以右室流出道作为永久起搏点,比较两组患者起搏QRS波时限和形态、术前与术后6 ~ 36月的胸片、心脏超声心动图和NYHA分级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起搏QRS时限和形态、术后3年LVEF和心胸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预防心功能异常方面,对于心功能、LVEF和心胸比例基本正常而需永久心室起搏的患者,个性化多部位筛选永久起搏可能优于单纯右室流出道起搏.  相似文献   
10.
迪丽努  姜述斌 《新疆医学》1999,29(3):154-155
晚发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以下简称晚佝病),是发生在婴幼儿以后、成人之前的慢性营养缺乏性佝偻病。近年来各地对其时有报道但关于我区该病的发生特别是维吾尔族儿童该病的发生状况的报道却不多见。本文分析了我院儿保门诊1996年1月~1998年1月所观察的资料较完整的42例维吾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