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隋黎丽  姜能永  韩鹏  张伟健 《中国医药》2011,6(10):1203-1205
目的 探讨内生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0例无法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第1、8天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 mg./m2,> 30 min,顺铂25 mg/m2。先用吉西他滨后用顺铂。化疗前常规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止吐等预处理,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用药方法及计量同对照组,内生场热疗于应用顺铂时进行,局部四极加热,输入功率5000W±10%,频率:差频(30.32±1.5) MHz;(40.68±1.5) MHz,输出功率2000 W,采用八路热电偶测温系统,测温精度为±0.1℃,患者肛温维持39 ~ 40℃,每周期2次,120 min/次,21 d为1个周期。结果 对照组部分缓解4例(26.7%),稳定5例(33.3%),进展6例(40.0%);CA19-9下降50%以上者7例(46.7%);观察组部分缓解5例(33.3%),7例(46.7%),3例(20.0%);CA19-9下降50%以上者10例(66.7%)。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80.0%(12/1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66.7%(10/1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8和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7.5和8.7个月,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生场热疗联合化疗具有提高化疗疗效以及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能有效的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欣  姜能永 《中国医药》2009,4(10):752-75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因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9年4月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疼痛部位于麦氏点附近,呈持续性。在院外多次行腹部B超检查,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行抗炎治疗20余天,效果不佳,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吉西他滨联合恩度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疗效观察.方法 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证实的Ⅲ~Ⅳ期间复发难治NHL.GEM1000mg/m2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15~20min,YH-16 7.5mg/m2+生理盐水500mL静滴3~4h,21d为一周期,连用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11例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81.8%,骨髓抑制Ⅲ度8例,发生率73%,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恩度对复发难治性老年NHL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1.8%,属于高效低毒的挽救性方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试用观察.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4岁.因全腹部疼痛不适感1个月,给予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于2010年8月1日入院.查体:T37.1℃,全身皮肤无明显瘀点、瘀斑,全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示白细胞11.5×109/L,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72×109/L.尿常规:白细胞+3,尿蛋白+2,隐血+3.肾功示尿素氮23.98 mmol/L,肌酐365 μmol/L.腹部彩超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肾功能不全,予抗炎、补液对症治疗.症状稍有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0岁,因"精神异常1 d"于2011-05-30入院.患者无原因出现烦躁不安、语无伦次,有时尖叫,有时自言自语、大哭大闹,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无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无肢体运动障碍.1周内有呼吸道感染史.查体:T 38.2 ℃,神志谵妄,答非所问,双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到位,无中枢性面舌瘫,四肢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可疑.头颅CT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3.3×1012/L,血小板85×109/L,白细胞9.1×109L,初诊考虑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可通过抑制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bFGF和VEGF表达发挥作用。我们于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采用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致腓肠肌溶解病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0岁.自2005年5月起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不适,2010年10月左上腹部疼痛加重,腹痛与进食、排便无明显相关.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上腹部彩超检查,示右上腹部实性占位(考虑来自胰腺).后到北京协和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胰颈部占位,等密度,边界不清,胰尾部萎缩,胰管扩张.内镜超声示胰颈部近肠系膜上静脉旁—大小约1.77 cm×1.22cm大小的中低回声占位.于2011年1月14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腺颈部肿块大小约5cm×4cm,不规则,质硬,肿瘤包绕肠系膜上动脉,并侵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无法分离.鉴于局部侵犯严重,未行根治性切除术.行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术中诊断:胰腺颈部占位,癌可能性大.患者多次查CEA、CA19-9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0岁,因"精神异常1 d"于2011-05-30入院。患者无原因出现烦躁不安、语无伦次,有时尖叫,有时自言自语、大哭大闹,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无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无肢体运动障碍。1周内有呼吸道感染史。查体:T 38.2℃,神志谵妄,答非所问,双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到位,无中枢性面舌瘫,四肢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可疑。头颅CT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3.3×10~(12)/L,血小板85×10~9/L,白细胞9.1×10~9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