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评估BNP预测事件发生的能力.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8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并确诊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 PET-CT心肌代谢检查,共纳入214例,患者入院后测定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浓度与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住院患者共200例,其中胸主动脉瘤(TAA)患者100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AD)患者100例。同时年龄匹配后随机抽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的无主动脉疾病的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检测血浆可溶性ST2水平,分析TAA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和TAA组与TAAD组间可溶性ST2水平的差异。结果:可溶性ST2在TAA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AAD组与TAA组之间,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优势比为2.17(P0.01)。结论:可溶性ST2水平升高与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CABG联合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诊断为冠心病合并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接受外科手术的1 0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33例, 女性317例, 年龄(63.3±9.0)岁(范围:31~83岁)。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CABG+MVP)和CABG组(非体外循环CABG),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4匹配, 匹配后联合组107例, CABG组406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远期结局。结果两组的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联合组较CABG组的手术时间[(5.6±1.2)h比(4.2±1.0)h, t=11.528, P<0.01]、ICU停留时间[M(IQR)][43.0(47.3)h比25.0(33.6)h, Z=2.483, P=0.013]...  相似文献   
4.
李琴  檀鑫  姜文溪  袁梦  倪慧  王媛  杜杰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4):2965-2974
背景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对临床决策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AMI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模式正在不断发生改变,现有的风险评分可能并不适用于临床实际情况,因此需要提高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准确性以制订患者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目的 构建预测AMI患者PCI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模型。 方法 纳入2019年1—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1 13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62例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4年,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恶性心律失常、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非计划内的血运重建作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122例和非事件组840例。采用Lasso回归筛选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A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对预测模型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进行比较,评价模型对AMI患者PCI后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 结果 962例AMI患者中122例(12.7%)患者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Lasso回归筛选出5个预测变量,包括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3.596-0.023×X1-0.014×X2-0.036×X3+0.726×X4+1.372×X5(X1表示Hb,X2表示eGFR,X3表示LVEF,X4表示糖尿病,X5表示心电图ST段偏移)。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LVEF、Hb是A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eGFR、Hb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Hb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预测开发队列与验证队列患者PCI后发生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95%CI(0.710,0.834)〕、0.751〔95%CI(0.686,0.815)〕。AMI、STEMI、NSTEMI患者中NRI分别为0.493〔95%CI(0.303,0.682)〕、0.459〔95%CI(0.195,0.724)〕、0.455〔95%CI(0.181,0.728〕,IDI分别为0.055〔95%CI(0.028,0.081)〕、0.042〔95%CI(0.015,0.070〕、0.069〔95%CI(0.022,0.116)〕。3组患者中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均优于GRACE评分(P<0.05)。全研究人群队列分析发现预测模型的评价效能优于GRACE评分〔ΔAUC=0.050,P=0.015;IDI=0.055,95%CI(0.028,0.081),P<0.001;NRI=0.493,95%CI(0.303,0.682),P<0.001)〕。 结论 由心电图ST段偏移、糖尿病、LVEF、eGFR、Hb共5个预测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评估AMI患者PCI后远期预后,有助于患者早期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5.
汤贺  姜文溪  王雪  王媛 《中国医药》2023,(4):506-510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33(IL-33)在主动脉夹层(AD)代谢中的血清脂质代谢特征,探讨IL-33治疗AD的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开放手术的符合条件的AD住院成年患者25例为AD组,选择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25例为对照组。同时选用3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重组蛋白IL-33(rpIL-33)干预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其余小鼠建立AD模型,rpIL-33干预组从喂氨基丙腈富马酸盐的第14天起,每只小鼠腹腔注射rpIL-33 100μl, 2 mg/L,1次/2 d;模型组以与rpIL-33干预组同样的频率腹腔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4周后采集血清和主动脉,主动脉切片观察病理改变。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纳入人群和小鼠的靶向脂质代谢组学检测。构建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并筛选差异代谢脂质。结果 在临床样本中(AD组25例,对照组25例)共检测到420种脂质。基于420种脂质建立OPLS-DA模型(R2=0.977,Q2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临床一般变量,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模型,用于预测手术治疗后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院内主要不良事件(MAE)的发生风险.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TAAD患者1 641例,收集患者个体特征变量、临床体征以及入院首次临床血清标志物等.结局定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