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0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概括了肝豆状核变性的脑CT表现:病变部位多变,可累及双侧豆状核、丘脑、尾状核、脑干的红孩、小脑的齿状核等,CT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低密度灶,多呈园形、椭圆形,边多欠清;其肝CT表现为小结节样肝硬化。CT检查不仅能明确早期诊断,而且还可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及病理演变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预后估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54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支气管异物的小儿均经常规X线检查和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以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对照,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发现异物位于气管者6例,左主支气管16例,中间段支气管6例,右中叶外侧段4例,右主支气管20例,左下叶背段2例。常规X线检查只能发现间接征象44例,难以直接显示异物,检出率89%;螺旋CT直接显示异物,发现54例,检出率100%。结论常规X线检查对位于气管内的异物的诊断是盲区,螺旋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检出率高,其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相应支气管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伴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腺囊实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8例胰腺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28例患者最小年龄12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为24.5岁,均为女性,11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12例有腹胀症状,5例无症状,查体B超和CT发现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特征性表现为“飘带征”。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体尾部,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病理特点为肿瘤实性部分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囊性区由坏死、液化、陈旧性出血组成。结论:胰腺囊实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诊断,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损伤的MRI分析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MRI特征、病理基础、诊断依据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0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半月板损伤234例,表现为三角形的低信号影内出现不同形状的高信号;关节软骨损伤142例,表现为关节面线形低信号影内出现点条状高信号或连续性中断;韧带损伤者224例,表现为条带状低信号影增粗、边缘呈波浪状或连续性中断,内可出现高信号,中断处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组织充填;隐匿性骨折55例,表现为受累骨端内出现高低混杂信号影。结论:MRI在诊断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及隐匿性骨折方面具有优越性,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对98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进行CT分期。将CT资料与手术病例资料对照。结果98例胃癌中增生型56例、溃疡型27例、浸润型15例。肿瘤呈较明显强化,接近胃黏膜强化程度。侵及食管者19例,侵及胰腺6例,腹腔种植转移者8例,其中2例伴有中量腹水。本组病例根据病变部位均采用所需体位扫描,病变区胃囊充盈良好、在低密度水的衬托下辅以强化,病灶显示清楚;特别对淋巴结肿大的检出更为明显,本组对短径≥1cm肿大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64.39%(47/73)。按照新TNM分期标准,本组CTTNM分期(CTNM)84例正确,总准确率为85.71%(84/98),Ⅳ~Ⅱ期病例行根治手术比率分别7.41%(2/27)、72,35%(34/47)和100%(24/24)。结论体位腹部螺旋CT扫描,结合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对胃癌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因不明的脱髓鞘病变,是脑和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报告经CT、MRI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25例,并与临床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鼻腔内的化牙骨质纤维瘤罕见 ,经我院CT检查 1例 ,报告如下。患儿 男 ,7岁。左鼻塞 1年余 ,左鼻出血 1个月 ,有时伴头痛。体检 :左鼻腔内见红色肿物 ,表面光滑 ,质硬 ,无触痛。右鼻腔稍狭窄 ,鼻中隔右偏 ,鼻甲不大 ,通气可。CT检查 :左鼻腔内可见一卵圆形的高、低混杂密度灶 ,大小约39 4mm× 2 5 2mm ,边界清晰 ,密度不均 ,可见弥散分布的斑点状高密度灶 ,CT值 33 5~ 371 4HU不等 ,鼻中隔受压向右偏移 ,左侧上颌窦及筛窦黏膜肥厚 ,左上颌窦内侧壁亦受压移向腔内。CT诊断 :左鼻腔内良性肿瘤 ,左侧上颌窦及筛窦炎 (图 …  相似文献   
8.
胰腺炎并发脾门区及脾脏假性囊肿的CT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门区及脾脏内胰源性假性囊肿形成的解剖学机制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脾及脾门区胰源性假性囊肿8例,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胰尾或胰体尾部发现囊肿,其中5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脾内囊肿形成,2例发现脾间囊肿形成;1例单纯发现脾门区囊肿。7例早期均有明确的胰腺炎病史,发病部位以胰体尾为主,囊肿密度早期较高,后期CT值在12HU左右。壁厚薄不一,较大者壁薄。随着囊液的吸收,壁逐渐变厚。脾内囊肿初期表现边界欠清,平均7周左右出现较清晰的边界,结合增强及薄层扫描,有4例脾内囊肿与脾被囊问有明确的裂隙相连通。结论:脾肾韧带及胃脾韧带是脾门区及脾脏内胰源性假性囊肿形成的重要解剖学基础;CT检查对胰腺假性囊肿诊断及其动态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细胞型骨肉瘤少见 ,发生于骨骺者更为罕见 ,我们遇到 1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 ,16岁。因左膝关节疼痛 ,活动时加剧 3个月来我院就诊。约 3个月前偶然出现左膝关节疼痛 ,为持续性钝痛 ,活动时加剧 ,关节屈曲时尤著 ,且进行性加剧。左膝外观无畸形 ,窝压痛 ,伸 180°,屈 12 0°,无肿胀及水肿。试验室检查无异常。  X线检查 :左胫骨上端偏后份示一约 3.5cm× 3.0cm× 2 2cm囊性破坏区 ,部分边界清晰 ,病变累及骨骺及相应干骺部 ,其内似示一骨性分隔 (图 1)。CT检查 :左胫骨骨骺为主示一 3.2cm× 1.6cm× 2 .4cm囊状骨质破坏区 ,CT值 5 …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具有多病性,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感染等常并存,发病症状不典型,早期症状常被忽视,而不能及时就诊,现就糖尿病合并低血糖7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