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往对氢气的医学应用研究较少,近年来有研究提示,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抗炎、抗凋亡、抗血管增生等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氢气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1岁,77kg,术前诊断:右输尿管结石,拟行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既往史:1998年曾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否认麻醉手术意外及并发症。2004年5月曾行逆行膀胱输尿管造影术。麻醉方式:CSEA(L3-4),用药:1:1:1液3ml(SA)麻醉后20min平面固定在L水平后手术开始。术中用药:咪唑安定2mg,芬太尼100μg,氯胺酮20mg,异丙酚TCI(0~4μg/ml),速尿20mg。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输入林格液1000ml及生理盐水100m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主动脉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临床过程、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因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手术治疗5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排除术前或术后明确合并感染者、术前发热者(口腔温度≥38℃)、急诊手术者、非发热相关原因死亡者及病历资料不全者后,将最终入选的463例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热分为发热组(345例,非感染性发热,最高口温38.0~39.3℃)和无发热组(118例,术后无发热);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情况等进行组间比较;对P≤0.001的指标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寻找影响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预测指标。结果主动脉手术后有74.5%(345/463)的患者出现非感染性发热。手术结束当天和术后第1 d发热组患者最低日体温高于无发热组(P=0.000,0.000);手术结束当天、术后第1 d、2 d、3 d和4 d,发热组患者的最高日体温均高于无发热组(P=0.000,0.000,0.000,0.047,0.018)。单变量分析结果:体重(P=0.000)、手术类型(P=0.000)、术中膀胱温度最低值(P=0.000)、ICU口温(P=0.000)和输血(P=0.000)均为影响术后发热的危险因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胸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手术(比值比:4.861;95%的可信区间:3.029,5.801;P=0.004),较低的术中膀胱温度最低值(比值比:1.117;95%的可信区间:1.013,1.244;P=0.040)和较高的ICU初始口温(比值比:2.570;95%的可信区间:1.280,5.182;P=0.008)均是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预测因子。结论主动脉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十分常见,手术部位(胸主动脉或胸腹主动脉)、术中低核心体温及术后短期内体温升高可能是主动脉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心脏手术患者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报道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HIT的中、英文献,以英文检索词"heparin"、"thrombocytopnia"、"cardiac surgery"、"cardiopulmonary bypass"检索PUBMED,以中文检索词"肝素"、"血小板减少"、"体外循环"及"心脏手术"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统计分析文献信息、患者基本情况、肝素使用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理及预后。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33例患者),其中中文文献13篇(15例患者),英文文献13篇(18例患者)。其中,15例患者既往无肝素暴露史,其余18例患者有肝素暴露史。有25篇文献(31例患者)记录了HIT相关临床:20例血栓形成(6例发生在静脉血管,14例发生在动脉血管),4例有出血症状(2例表现为皮肤瘀斑),1例肠梗阻,有5例出现梗塞症状(2例脑梗塞、3例肺梗塞)。31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进行了F4-H抗体检测,均显示升高,有2例患者进行了D-二聚体含量测定,均显示升高。一经怀疑HIT诊断后,单纯停用肝素(6例),停用肝素同时阿加曲班代替(7例)、磺达肝癸钠代替(3例)、阿加曲班与磺达肝癸钠联合用药(2例)、利伐沙班代替(1例)、重组水蛭素代替(2例)、华法林替代(4例)、血液透析治疗(4例)。有4例患者同时应用了糖皮质激素,1例患者使用了免疫球蛋白,1例患者使用了重组白介素-11等免疫调节剂。结论 HIT是在肝素应用后排除其它原因的血小板急剧减少。使用肝素抗凝时,应监测血小板计数情况,必要时测定PF4-H抗体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失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以中文检索词“失明”“眼部并发症”“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皮质盲”“视网膜动脉阻塞”“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等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英文检索词“blindness”“visual loss”“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cortical blindness”“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ardiac surgery”“cardiopulmonary bypass”“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valve surgery”“aortic surgery”“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heart transplantation”等检索Pubmed、OVID、Embase所有报道心脏手术后失明的个案报道(截止2020年12月23日发表)。下载相关全文文献,阅读总结、分析患者的基础情况(例如:年龄、性别)、外科手术(例如: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和视觉缺陷特征(例如:发病时间、诊断、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七氟醚缺血预处理、七氟醚缺血后处理及七氟醚缺血预处理联合七氟醚缺血后处理3种方式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心脏离体平衡期灌住10min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CTRL)组,全心缺血30min随后复灌120min,无其它干预;七氟醚缺血预处理(SpreC)组:以3%七氟醚行缺血预处理15min,洗出10min.后全心缺血30min复灌120min;七氟醚后处理(SpostC)组:全心缺血30min.随后复灌60min,复灌最初15min行3%七氟醚缺血后处理;SpreC+SpostC组:联合使用SpreC和SpostC,比较组内不同时点及组间相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所有实验组行组内不同时点和组间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及左室梗死面积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活性氧(RO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七氟醚缺血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K-H缓冲液灌注离体大鼠心脏,全心缺血30min后复灌60min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七氟醚缺血后处理的心脏于缺血后复灌最初15min以3%七氟醚饱和的K-H缓冲液灌注。分别单独给予或与七氟醚同时给予ROS清除剂NAC(4mM)或ERK1/2阻断剂PD98059(20μM),用以评价ROS及ERK1/2在七氟醚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比较各组间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肌酶-MB(CK-MB)水平。同时,测定各组缺血30min复灌60min后心肌丙二醛(MDA)含量以反映氧化应激损伤程度。Western blotting测定ERK1/2的磷酸化情况。测定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以反映mPTP的开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灌之初给予3%七氟醚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增加左室发展压力、左室最大收缩/舒张速率、冠脉流量、心率,并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及减少LDH及CK-MB释放(P〈0.05)。七氟醚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样表现在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的MDA含量(P〈0.05)。然而,给予NAC或PD98059不仅可消除上述保护作用,而且可以抑制七氟醚增强ERK1/2磷酸化及抑制mPTP开放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3%七氟醚缺血后处理通过ROS-ERK1/2-mPTP信号通路可为健康大鼠离体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现有文献,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提供经验.方法 结合本院ET病例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网及PubMed等数据库,下载有关ET患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电子数据库检索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七氟醚和异丙酚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至2008年9月.由两位作者分别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取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术前情况、术中情况、体外循环后心脏指数、术后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和房颤的发生情况,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696例患者,其中七氟醚组402例,异丙酚组294例.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术后病死率、心肌梗死和房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异丙酚组相比,七氟醚组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脏指数升高,术后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和心肌缺血发生率降低,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七氟醚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丙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七氟醚缺血预处理( SpreC)、七氟醚缺血后处理( SpostC)及SpreC+SpostC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自主跳动的40只大鼠离体心脏经10 min平衡期灌注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 CTRL)组、SpreC组、SpostC组和SpreC+SpostC组。观察各组平衡期、缺血前及复灌15、60、12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各组缺血后复灌15 min,检测左室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水平;平衡期和复灌120 min取各组冠状动脉流出液,检测乳酸脱氢酶( LDH)和磷酸肌酸激酶( CK-MB)水平;复灌120 min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左室心肌取材行全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结果与CTRL组比较,SpreC组、SpostC组和SpreC+SpostC组心脏功能改善、梗死面积减小、LDH及CK-MB水平降低(P均<0.05),且SpreC+SpostC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单纯SpreC或SpostC( P均<0.05)。 SpreC组、SpostC组和SpreC+SpostC组心脏NAD+水平均高于CTRL组(P均<0.05),且SpreC+SpostC组高于SpreC或SpostC组(P均<0.05)。基因谱分析显示,仅有少数基因同时受SpreC、SpostC和SpreC+SpostC同向调节。结论 SpreC和SpostC 能为大鼠离体心脏的MIRI提供程度相近的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不同七氟醚缺血处理方式对MIRI后心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