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细菌移位是肠道细菌穿过肠道黏膜对正常无菌组织和内脏器官的侵袭。肠梗阻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生细菌移位,并进一步引发血流感染。肠道菌群移位的发生受免疫功能破坏,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通透性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在重症患者尤其免疫力低下患者的血流感染发生过程中,肠道细菌移位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有关文献对肠道细菌移位及其与血流感染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2.
表观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有机体发育与分化过程中导致基因发生表观遗传改变的新兴学科.它的主要论点是生命有机体的大部分性状是由DNA序列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传递的,但是DNA序列以外的化学标记编码的表观遗传密码对于生命有机体的健康及其表型特征同样也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来主要表观遗传机制及其与自身免疫病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系统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分离菌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3年7~10月自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细菌1 061株,分别使用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系统进行鉴定,结果不一致的菌株采用16S r DNA测序验证。结果 1 061株临床分离菌中1 058株(99.7%)经MALDI-TOF MS系统正确鉴定到属水平,1 016株(95.8%)正确鉴定到种,其余3株(0.3%)未给出鉴定结果。5株鉴定结果不一致的菌株经16S r DNA测序确认,结果与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鉴定符合率分别为40.0%(2/5)和0(0/5)。结论 MALDI-TOF MS可以作为一个快速、准确和价廉的工具应用于临床分离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Bactec FX血培养系统Bactec Plus树脂需氧瓶(简称BO-P瓶)和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系统SA标准瓶(简称Bio-SA瓶)/SN厌氧瓶(简称Bio-SN瓶)对菌血症的检出能力及特点,探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的方法。方法从双侧部位抽取患者的静脉血,一侧注入BO-P瓶,另一侧注入Bio-SA瓶和Bio-SN瓶,置于相应培养系统培养,比较这3种血培养瓶的阳性率及检出时间。结果 6 188份标本中确认阳性765份(12.36%);确认污染134份(2.17%);假阳性11份(0.18%)。332株临床分离菌中BO-P瓶检出293例,占88.25%;Bio-SA瓶检出271例,占81.63%,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χ2=5.687,P<0.05);Bio-SN瓶检出201例,占60.54%,其中厌氧菌3例,占0.90%。与Bio-SA瓶相比,BO-P瓶检出阳性的时间优于Bio-SA瓶(P<0.05),尤其是对非发酵菌。污染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89.55%),主要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67.91%),少部分革兰阴性杆菌(9.7%)。结论双侧抽血并联合使用Bactec FX和Bact/Alert 3D血培养系统可利用各自优势,更有效地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并探索其最佳诊断cut off值。方法收集95例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血清及BALF标本,分为IPA组42例(确诊19例、临床诊断17例、拟诊6例)和非IPA组5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及BALF样本GM浓度;统计分析诊断cut off值分别为0.5、1、1.5和2时BALF-GM和血清GM检测对IPA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cut off值。结果IPA组BALF-GM检测结果[1.53(0.48,4.72)]高于非IPA组[0.33(0.23,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2,P0.05);IPA组血清GM测定结果[0.38(0.16,0.66)]高于非IPA组[0.2(0.17,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1,P0.05)。cut off值分别为0.5、1、1.5和2时,BALF-GM测定的敏感性均高于血清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25、20和15,P均0.05);BALF-GM检测特异性除诊断cut off值为2时与血清GM检测相同,其他3个诊断cut off值的特异性结果均低于血清GM;随着cut off值的增加,BALF-GM测定的特异性增加,相应地敏感性降低。BALF-GM检测的最佳cut off值为0.65,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1.4%、84.9%、78.9%和78.9%;血清GM最佳cut off值为0.425,其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47.6%、86.8%、80.0%和68.6%。结论 BALF-GM试验在诊断非免疫功能低下的IP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标本GM试验,其最佳诊断cut off值为0.6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3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 PCR方法扩增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基因 gyrA,gyrB,parC和 parE,再测序查找是否存在位点突变,同时用脉冲场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0株菌中,28株菌出现 gyrA基因扩增片段的137位点均有C→T突变,导致T83I改变;17株菌gyrB基因扩增片段的351位出现G→C突变,导致G466A改变;21株菌的 parC基因扩增片段的277位点有 C→U 突变导致 S87L 改变;2株菌 parE 基因在不同位点出现 C→U 突变,导致A425V和 A473V改变。30株菌可分为6个克隆,其中 A克隆4株,仅有 gyrA突变;B克隆7株,有 gyrA和 parC两种基因发生突变;C克隆3株,有gyrA和gyrB两种基因发生突变;D克隆14株,同时有 gyrA,gyrB和 parC三种基因发生突变;其他克隆2株,仅在 parE位点发生突变。结论该组菌株的靶位突变型与流行克隆型密切相关,同一流行型的菌株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相同,并与环丙沙星的 MICs值的高低呈正比,突变基因数越多,MICs 值越高。4种基因中 gyrA基因突变频率最高,且该突变比其他靶位的突变对药物与靶位结合的影响更大,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