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国内部分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状况;调查参与过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的学生对PBL的认识和理解;对目前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改革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文献总结、个例访谈结果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向国内4所医学院校参与过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对象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各附属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各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及少部分已经工作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结果 针对目前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基本达成如下共识:①PBL教学适合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每个PBL课题讨论完成后需要教师进行总结;②分组方式及小组人数采取随机分配方式,每5名~8名学生为一小组;③座位安排:学生围坐,教师和学生组长位于中间;④教师的课堂角色以引导发言为主;⑤教案应当更加关注人文内容;⑥以病生理为框架讨论患者可能的诊断;⑦病案应当选择常见病;⑧需要配备网络设施.PBL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有:①是否需要本专业教师带教;②课前是否应当提供与讨论内容相关的信息;③考核和评价方法如何加以完善.结论 ①PBL教学适合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②有关病案选择、教学设施配备、分组与座位安排、对教师的要求等问题基本达成共识;③授课教师的专业是否需要与PBL所讨论的病例内容一致、课前是否提供与讨论相关信息以及具体考核方式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使用心腔内超声观察三尖瓣峡部实时解剖学形态特征.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连续收治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行导管消融且使用了心腔内超声标测的患者共纳入79例,其中45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简称房颤/房扑),34例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早/室速).在导管消融术的标测过程中,使用心腔内超声留取右房三尖瓣峡...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主因"发热20余天"入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伴盗汗、体重下降,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病史38年,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28年。平素长期口服地高辛0.125 mg,每日1次;螺内酯20 mg,每日1次;阿替洛尔6.25 mg,每日2次;呋塞米60 mg,每日1次治疗。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60次/min,血压(BP)93/50 mmH g  相似文献   
4.
U波是位于心电图最末尾的一个多变的小而圆钝的波。目前有4个试图解释U波产生的学说:浦肯野纤维的复极波、乳头肌细胞的延迟复极、M细胞的复极以及机械电偶联学说,但4个学说均不能完全解释U波的产生。U波异常可表现为1U波倒置,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2U波增高,常见于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体温等;3U波电交替,常提示电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患者随访情况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变化。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2019年1月24日至2020年7月16日随访的ICD患者人群,研究组定义为2020年1月24日至7月16日随访ICD患者,与对照组定义为疫情前同期(2019年1月24至7月16日)及研究组自身既往2019年7月24日至2020年1月16日对比随访方式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ICD患者66例,其中42例(63.6%)电话随访;对照组59例患者全部诊室随访。研究组患者发生包括电击、心力衰竭加重、心脏原因入院、移植及臆测报警、起搏和除颤阈值升高、电量提前耗竭的事件共22例次。电击共147频次。对照组仅发生5例次事件,电击7频次。Poisson回归证实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近4倍升高[相对风险(RR)3.66,95%可信区间(CI):1.44~9.29,P=0.006],总的电击风险升高达17倍(RR 17.58,95%CI 8.44~36.60,P<0.001)。研究组与既往自身对照,患者在疫情期间不良事件也显著增加,且均主诉焦虑恐惧,而无心肌缺血,药物不依从等,亦未感染COVID-19。结论ICD患者疫情期间精神心理状态值得关注,加强远程随访指导和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减少该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