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损害的早期预警指标,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血压前期患者100例,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与血管功能损害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24 h微量尿白蛋白、尿酸(UA);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超声等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前期人群多合并有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膳食方式如高盐摄入、吸烟、酗酒等。NO水平下降、ET-1水平显著上升;尿白蛋白排泄增加、UA水平升高;炎症标记物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提示内膜增厚。结论尽管血压在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受损,可能是其心、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基础。应积极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干预,尤其是血管功能已明显受损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剂,临床常用于降低颅内压、眼压、利尿及防治肾功能衰竭。临床使用已达30多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其作用的深入研究,除上述常规使用外,本文汇集国内文献报道,综述甘露醇的临床新用途。1 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1.1 病毒性肝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肝癌 20%甘露醇20-40ml每日3次口服,7日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因其可使肠内渗透压升高,促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蠕动,从而导泻,使腹水消退或减少肠道内氨物质的产生。另该药还能改善腹腔内脏器微循环作用,减少肝细胞炎症反应,促进病毒及胆红素的排出。加速肝脏转氨酶恢复正常及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9—2010年12月215例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P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1%,经桡冠脉造影成功率100%,PCI成功率95.4%;术后并发症:出现皮下小血肿和淤斑5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刘贤铭  夏碧桦  杨菲  冉群钗  韩克跃 《中外医疗》2013,32(1):50+52-50,52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性别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以及颈动脉IMT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05例,男50例,女55例,测血压、血脂,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并进行男女各变量比较及颈动脉IMT与心肌梗死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80岁IMT明显高于〈80岁患者(P〈0.05);男性≥80岁与〈80岁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肌梗死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人选的变量有性别、年龄、TC、LDL—C、HDL—C、IMT,结果提示,男性、年龄与心肌梗死呈正相关(P=0.006,P=0.038),TC、LDL—C、HDL—C、IMT均移出模型。结论该研究人群的性别、年龄与心肌梗死相关,颈动脉IMT与心肌梗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并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EV1和FVC均改善,且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吸氧、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含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评判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碧桦 《贵州医药》2003,27(4):326-327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是一组重要的冠心病事件,主要由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所致,血管内皮炎症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血清含量可间接代表机体炎症细胞启动的程度。我们通过测定一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RP含量的变化,探讨CRP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对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4例在我院诊断为非 ST 段抬高型 ACS 的患者,男90例,女3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进行 PCI 手术,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替罗非班,并持续时间达到72 h,经过30 d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小板的情况,术后的出血情况以及 TIMI 血流的恢复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在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以及 ACS 血运在重建的发生率方面要高于观察组(P >0.05);在术后 TIM Ⅲ级的比例方面,对照组为81%,明显低于观察组(90%,P <0.05),在血小板的减少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对照组也要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在对非 ST 段抬高型 ACS 患者的急诊 PCI 手术之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具有着十分理想的安全性与临床应用效果,能够对患者的心肌微循情况进行改善,减少患者心肌坏死情况的出现,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能够起到十分理想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对患者24 h 及30 d 的病死率进行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卡托普利组另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缬沙坦治疗组另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一般生化常规及UAC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UACR、血BUN及Cr水平均降低(P<0.05);且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Cr水平为(58.76±13.28)μmol/L高于缬沙坦组的(47.46±17 29)μmol/L(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及缬沙坦均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UACR,可能是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湿病二尖瓣狭窄1例。结果:病人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心尖部舒张期杂音消失,左房压力及跨瓣压差显著降低,二尖瓣口面积扩大1倍以上,左房内径缩小。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术前认真细致做好各种危急并发症的处理是基层医院开展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7例左主干狭窄≥50%的冠心病ULMCA患者给予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27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0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ULMCA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