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黏附分子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28例AIS患者(AIS组)发病72 h内及7 d时外周血PMN、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并与 28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IS组患者发病72 h内PMN、MNL表面CD11c、CD18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82±5.88、218.25±89.00、34.78±14.56、和286.75±95.50,7 d时分别为18.60±5.52、185.52±68.44、31.97±14.47和247.00±88.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63 ±3.01、150.76±41.20、 20.20±8.50和186.38±52.97)(均P<0.01);发病7 d时CD11c、CD18的表达虽有所下降, 但与72 h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IS时激活的 PMN、MNL表面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上调, CD11c、CD18可能参与了AIS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卒中炎症反应的特征是白细胞聚集并浸润脑组织[1],主要是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 lear,PMN)和单核细胞(mononuc lear leukocyte,MNL),它是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且加剧脑组织的损伤[2]。有多种黏附分子参与[3],其中β2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使PMN、MNL牢固附着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外渗进入脑组织。β2整合素CD11 a-b/CD18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 ic stroke,AI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达的报道较多,未见有CD11 c/CD18的详细报道[4]。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8例AIS患者外周血PMN和MNL的CD11 c、CD…  相似文献   
3.
CD11c/CD18与急性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11c/CD18是β2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可与多种配体相互作用,在细胞间黏附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生物学作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11c/CD18表达增高凋节CD11c/CD18可能在降低脑缺血患者继发性炎症反应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1c/CD18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CD11c/CD18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28例AIS患者(AIS组)发病72h内及病程第7d2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以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其相对含量,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AIS组发病72h内外周血PMN表面CD11c、CD18MFI分别为20.82±5.88、218.25±89.00;病程7d时为18.60±5.52、185.52±68.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11c、CD18MFI(15.63±3.01、150.76±41.20);发病72h内外周血MNL表面CD11c、CD18MFI分别为34.78±14.56、286.75±95.50,病程7d时为31.97±14.47、247.00±88.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11c、CD18MFI(20.20±8.50和186.38±52.97)(P<0.05~0.01);发病7d时CD11c、CD18MFI虽有所下降,但与发病72h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IS时激活的PMN、MNL表面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上调,CD11c、CD18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是我国老年人痴呆的首要原因,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文章就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牛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对矽肺肺心病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42例进行了时域及频谱心室晚电位(VLP)分析,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经统计学处理分析,肺心病(CP)组时域及三维频谱VLP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01),显示伴有心律失常的VLP阳性者发生率显著高于VLP阴性者(P〈0.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行放射诊断过程中的最佳放射剂量。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的肺结核患者中选取73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为常规剂量组,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为低剂量组。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电流为120 m A),再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电流为15-40 m A),对比分析两次扫描的图像质量、病灶显示情况及剂量参数等。结果低剂量组CTDIvol、DL、ED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确诊和复查中,可以采用低剂量螺旋CT代替常规螺旋CT,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同时,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脂蛋白(α)及相关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α) [Lp(α) ]及相关血脂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缺血性脑卒中的 2组亚型; 4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CI)和 47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Lp(α)及其相关血脂,同时测定 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组与LI组相比血清Lp(α)有显著差异(P<0. 05),ACI组与对照组相比Lp(α)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1),但LI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5); 2组患者的相关血脂与对照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 (LDL)有显著性差异(P<0. 05),其他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2组患者血脂变化不同,Lp(α)在ACI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Lp(α)可作为ACI患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黏附分子整合素CD11c/CD18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28例AIS患者发病72h内及7天时外周血表面PMN、MNL表面黏附分子CD11c/CD18的表达量。同时测试28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发病72h内患者组PMN、MNL表面黏附分子CD11c/CD18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7天后患者组CD11c/CD18的表达有所下降,与72h内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IS时激活的PMN、MNL上整合素CD11c/CD18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AIS的炎症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钙离子拮抗剂心痛定用于矽肺肺心病合并心衰,感染患者24例的疗产。在抗感染及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心痛定一日30-60mg,不用激素及氨茶碱,使患者一般情况及气喘症状得到缓解,总有效率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