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检测2012年1-9月淄博市中心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多药耐药菌株携带NDM-1基因,并与全国耐药性水平比较,评价医院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9月医院住院患者的痰液、脓液及血液等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51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VITEK-2Compact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多药耐药菌是否携带NDM-1基因。结果 251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患者痰液和咽拭子,分别占53.78和19.52%;其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达100.00%,对氨曲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50.00%~60.00%,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0.00%~40.00%;2012年医院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各季度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林、呋喃妥因一直保持100.00%高耐药率,其他抗菌药物在二季度略有降低,而到三季度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1,P<0.05);鲍氏不动杆菌多耐药菌均不携带NDM-1基因。结论淄博市中心医院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国承杰  张文 《山东医药》2012,52(27):78-7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①共分离出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243株,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其次是血和创面分泌物;病区分布依次是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②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4.5%;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已出现大量多重耐药菌株及少数泛耐药菌株。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见于ICU、呼吸内科病房等,且对抗菌药物已产生明显多药耐药性;应警惕并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迁.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2003-2010年共分离出病原菌6684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0.5%、20.9%、18.6%;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8年间病原菌总排名前7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糖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在总病原菌的构成比例及种类均呈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70.82%,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生殖道、血液、痰,分别占27.85%、24.48%、24.24%;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条件致病菌(非发酵菌、真菌)成为主要病原菌,应加强监测,预防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对2003~2007年与2008 ~ 2010年两个时段病原菌多重耐药进行比较.结果 多重耐药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后三年与前五年比较,耐亚胺培南的非发酵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呈上升趋势(P<0.01).8年间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均高达90 ~ 100%,但后三年与前五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病原菌的耐药形势日趋严重,坚持耐药性监测,对指导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控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NP)的致病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0年294例次NP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5%,其中NP294例次,占医院感染的56.2%。与年龄、基础痰病等因素呈正相关。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3.9%。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5.7%,真菌占10.4%。分离率占前五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导致NP的致病茼多是一些耐药茼株。结论基础痰病重、意识状态差、使用呼吸机、误吸、慢性肺部疾病等是与NP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病房环境的气源性感染因素也不可忽视。长期使用起点高的广谱抗生素,导致NP的致病菌多是一些耐药菌株,使治疗中选择抗生素的余地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血及中心静脉导管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血培养及中心静脉导管培养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年间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302株,以球菌居多(51.66%),其中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34.4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9例,凝同酶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痰标本所培养的细菌分类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ICU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培养出的1149株细菌及其耐药性,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82.2%)。前6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耐甲氧两林金葡萄球菌为主(6.7%)。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垃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是耐甲氧两林金葡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ICU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且以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非发酵菌为主,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46所医院1 030例患者的标本,剔除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共1 030株真菌。分析菌株来源和类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FLT3基因及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采用PCR结合DNA测序技术分析3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AHL)、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及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基因及FLT3/ITD突变,分析FLT3/ITD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表明:在32例AML患者中5例FLT3/ITD(15.6%)阳性,其中7例M3中1例、10例M4中1例、10例M5中3例;而在18例ALL、2例AHL、12例MDS和10例CML患者中未检测到FLT3/ITD突变;在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亦未检测到FLT3基因。对2例特征性突变进行了测序,其结果显示,ITD位于外显子14,长度为27-63bp,为单纯串联重复,FLT3/ITD序列包括有2个SH2-结合结构域(YEYV与YEYDLK),其中1例出现氨基酸的替换,其ITD序列及氨基酸的替换均具有独特性,均未改变FLT3阅读框架。临床研究表明,FLT3/ITD阳性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p〈0.0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p〈0.01),化疗后有低缓解率趋势。结论:FLT3/ITD突变多见于M5患者,为框内突变。FLT3/ITD阳性的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伴低缓解率趋势。FLT3/ITD基因突变可作为预测AML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可导致人类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尿道前列腺炎、附睾炎、尿路结石、肾盂肾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多种疾病,也可引起习惯性流产,并通过血液感染新生儿[1],还与男性不育及女性不孕有关[2]。近年来,伴随着感染增加和耐药性的产生,经验用药治疗失败病例也在逐渐增多,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3]。为了解淄博地区UU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本地区的322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