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肝脏储备功能相关评价系统在终末期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肝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进展到肝衰竭(hepatic failure,HF)的患者预后极差。而真实、客观地判断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准确估计预后.预测行人工肝和肝移植的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引入肝功能评价系统和预后判断模式。Child—Turcotte—Pugh分级(CTP)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是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的两个肝脏储备功能评价系统,在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其他评价系统能代替它们。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霉脑)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霉脑患者分2组:合并HBV感染组(n=13)和非HBV感染组(n=27),在AMB治疗过程中,观察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中30例(75%)ALT异常升高,22例(55%)AST异常升高,5例(12.5%)出现血清TBIL异常;其中HBV感染组92.3%出现ALT异常升高,非HBV感染组(66.7%)的ALT异常升高,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B治疗霉脑引起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合并HBV感染者。对使用AMB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的监测,以避免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评估和预测肝衰竭疗效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肝衰竭患者88例,分别按MELD和CTP分级进行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和MELD评分的变化;应用MELD评分和CTP分级对患者的短期(3个月内)生存率作预后评估,同时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MELD评分的短期生存率和生存状况.结果 在MELD评分<20分、20分≤MELD评分<30分、30分≤MELD评分<40分和MELD评分≥40分患者中,CTP分级B级患者病死率分别为0、2.6%( 1/39)、6.7%(1/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P>0.05),CTP分级C级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4.3%(3/21)、56.4%(22/39)和80.0%(12/15)、100.0%(1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2,P<0.01).在MELD评分<20分患者中,CTP分级C级与CTP分级B级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在20分≤MELD评分<30分、30分≤MELD评分<40分和MELD评分≥40分患者中,CTP分级C级与CTP分级B级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1).MELD评分<20分、20分≤MELD评分<30分、30分≤MELD评分<40分和MELD评分≥40分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82,P<0.01).结论 MELD评分和CTP分级能评估肝衰竭的预后,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MELD评分基础上引入CTP分级能相应增加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果胶铋四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后补救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本院消化内科的HP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和观察组(采用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每组各50例,根据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溃疡愈合程度,再生黏膜组织成熟度,血清EGF含量和不良反应等评价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ITT分析对照组治疗后HP根除率为76.00%(38/50),观察组为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3,P0.05);PP分析对照组治疗后HP根除率为79.17%(38/48),观察组为85.71%(4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有效率分别为95.92%和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6,P0.05);再生粘膜组织成熟度优良率分别为93.88%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8,P0.05);血清EGF分别为(0.98±0.14)μg/L和(0.67±0.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5/49)和10.41%(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2,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64,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7,P0.01)。结论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可作为HP根除失败后的治疗首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于10d序贯疗法。  相似文献   
7.
周锡进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0):1261-1263
巨噬细胞广泛参与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其表型和功能具有很大可塑性,在不同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可分化为经典活化(M1表型)和替代活化(M2表型),其中M2表型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诱导Th2反应。肿瘤微环境浸润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多具M2表型,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转移。由此可见,TAMs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治疗是指将干细胞或由其分化产生的功能细胞植入病变部位代偿病变细胞丧失的功能,或将细胞经体外遗传操作后用于疾病治疗的方法。经过30多年的研究,肝细胞移植技术获得重大进展.可以起到原位肝移植同样的整体器官替代效果。肝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各种动物模型及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证实。此外,应用治疗性肝干细胞可克服肝细胞的来源和数量、免疫排斥等问题,在治疗急慢性肝病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由于肝干细胞研究还有许多问题,到目前为止。动物肝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资料较多,而应用该技术治疗人体肝病的病例数报道较少,对于人的肝干细胞研究尚属初步阶段,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系统评估和预测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NB-ALSS)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21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分为人工肝组(115例)和对照组(95例),并进行MELD和CTP评分。根据评分将每组进一步分成MELD< 20分、20分≤ MELD< 30分、30分≤ MELD< 40分和MELD> 40分四个亚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亚组MELD分值的变化和人工肝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各亚组实际病死率与预期病死率及不同CTP评分分级进行比较。同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MELD评分的短期生存率和病死率。 结果人工肝治疗后各亚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 ± 0.3)vs.(1.4 ± 0.3);(2.2 ± 0.8)vs.(2.6 ± 0.8);(4.1 ± 1.5)vs.(5.2 ± 1.7);(9.6 ± 2.8)vs.(12.2 ± 4.8),t = 4.303、3.152、3.545、3.130,P均< 0.05]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152 ± 74)μmol/L vs.(287 ± 118)μmol/L;(266 ± 160)μmol/L vs.(422 ± 114)μmol/L;(370 ± 144)μmol/L vs.(517 ± 126)μmol/L;(564 ± 180)μmol/L vs.(628 ± 121)μmol/L,t = 4.960、5.951、4.915、2.577,P均< 0.05]均低于治疗前。人工肝治疗后MELD分值除MELD ≥ 40分组外,其他三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10.2 ± 3.4)分vs.(16.6 ± 2.5)分;(18.2 ± 4.2)分vs.(24.7 ± 2.6)分;(30.1 ± 7.5)分vs.(36.2 ± 2.3)分,t = 7.036、9.094、5.476,P均< 0.05],并且此三组的人工肝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ELD下降分值(△MELD)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286、2.906、2.021,P均< 0.05)。20分≤ MELD< 30分及30分≤ MELD< 40分,人工肝组病死率低于预期病死率(40.8% vs. 76.0%、51.4% vs. 83.0%,χ2 = 12.119、8.880,P均< 0.05),且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40.8% vs. 61.9%、51.4% vs. 82.4%,χ2 = 4.030、4.710,P均< 0.05);20分≤ MELD< 30分及30分≤ MELD< 40分,CTP C级人工肝组患者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38.8% vs. 59.6%、51.4% vs. 76.5%,χ2 = 3.900、4.400,P均< 0.05)。同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20分≤ MELD< 30分及30分≤ MELD< 40分的人工肝组患者短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χ2 = 3.890、5.700,P均< 0.05)。 结论在MELD评分系统基础上引入CTP分级可指导NB-ALSS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评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