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自噬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肠黏膜保护 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肠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采用 2, 4, 6-三硝基 苯磺酸 (TNBS) -乙醇溶液复合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灌胃给药,每日 1 次,持续 14 d。 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 (DAI) 评分;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 镜观察结肠上皮细胞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组织肌球蛋白样 BCL2 结合蛋白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 (LC3) 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 检测自噬蛋白 5 (Atg5) 、自噬蛋白 7 (Atg7) 、泛素结合蛋白 62 (p62) mRNA 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一般情况较差,DAI 评分明显升高 (P<0.000 1) ;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的上皮细胞损伤,电镜下自噬体的 数量明显减少;结肠组织 Beclin1、LC3-II/LC3-I 蛋白及 Atg5、Atg7 mRNA 表达明显降低 (P<0.000 1) ,p62 mRNA 表达明显升高 (P<0.000 1) 。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肠散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恢复,DAI 评分明显降低 (P<0.000 1) ;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电镜下自噬体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肠组织 Beclin1、LC3-II/ LC3-I 蛋白及 Atg5、Atg7 mRNA 表达明显升高 (P<0.01,P<0.001,P<0.000 1) ,p62 mRNA 表达明显降低 (P<0.01) 。结论 健脾益肠散可通过上调自噬相关分子 Beclin1、LC3、Atg5 及 Atg7 的表达,下调 p62 的表 达,增强自噬以达到保护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动物实验研究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抗黏膜损伤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另3组均应用耗气破气法+饥饱失常法+冰醋酸法复制脾胃虚寒证胃溃疡模型。中药组、西药组各予黄芪建中汤(6.8 g/kg)、奥美拉唑(4.2 mg/kg)灌胃,另两组则灌以等体积蒸馏水。给药20 d后计算胃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胃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RT-PCR检测胃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c-Met)、磷脂酰肌醇3-激酶(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和阴阳、顺四方、适饮食、应四时、调七情五个方面的养生理论出发,探讨中医经典养生理论对现代养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使护理程序标准化,以病人人院到出院期间每天的成效护理作为标准值,其功能是运用图表形式提供有序性和时间性的有效照顾[1].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仅仅依靠药物并不能达到全面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目的,需对患者进行健康行为干预,糖尿病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2007年1~12月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赛男 《家庭护士》2008,6(1):54-55
糖尿病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由于长期的饮食控制、口服(和俄)注射胰岛素,频繁监测血糖等给病人带来的诸多不便,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给病人造成身体上的生理性及病理性伤害,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不利于控制血糖。因此对初诊糖尿病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提问要关注学生生活;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创新思维;提问要分层次,因人而异;提问要掌握评价策略,有针对地反馈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中减少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骨质疏松诊疗基地首次确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所有入组患者在口服钙和维生素D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A组为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一次,共3个月,3个月后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B组为静滴伊班膦酸钠2 mg,3个月后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C组为直接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其中A、B两组为双膦酸盐预治疗组,观察3组患者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入组患者中有32%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骨痛等症状,其中A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B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C组出现不良反应52例,3组均未出现腹泻、皮疹、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损害,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双膦酸盐预治疗组(A组和B组)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比C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双膦酸盐预治疗能减少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凋亡相关基因Bag-1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分别于移植后7 d、14 d、28 d观察神经功能评分,采用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予以干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ag-1。结果:单纯移植组、移植加中药组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Bag-1蛋白表达上升显著,在各时间点(7 d、14 d、28 d)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加移植加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组促进神经功能积分的恢复及上调Bag-1蛋白表达作用优于模型加移植加补阳还五汤传统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上调Bag-1蛋白表达,且超微饮片组的作用较传统饮片组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半暗带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补阳还五汤+Rapamycin(Rapa)组、Rapa组及5%DMSO组,每组12只,分别给以Rapamycin腹腔注射诱导细胞自噬及补阳还五汤灌胃给药,预处理7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复制小鼠脑缺血模型,造模后3h运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计算相对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半暗带组织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记性蛋白LC3-II/LC3-I比值及P6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相对梗死体积增加(P0.05),半暗带组织形态出现缺血后病理改变,LC3-II/LC3-I比值增加(P0.05),P62蛋白则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相对梗死体积减少(P0.05),半暗带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LC3-II/LC3-I比值减少(P0.05),同时P62表达增加(P0.05),而Rapa组则与补阳还五汤组相反(均P0.05),5%DMSO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补阳还五汤+Rapa组相对梗死体积增加(P0.05),半暗带组织病理形态恶化,LC3-II/LC3-I比值增加(P0.05),同时P62表达减少(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后半暗带自噬水平,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脑组织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微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患者TNF-α及IL-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微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活动期肝胃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NF-α和IL-1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超微肝胃百合汤组(超微组)33例、传统肝胃百合汤剂组(传统组)31例、西药胃三联组(西药组)34例,分别采用超微肝胃百合汤、传统肝胃百合汤、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主要观察患者疾病疗效、胃镜疗效和血清中TNF-α、IL-1含量的变化。结果:三组疾病疗效和胃镜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含量均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微肝胃百合汤对活动期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治疗机理可能与通过干预TNF-α和IL-1的生成,从而达到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