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笔者在解剖1具中老年女尸时,发现左侧腓神经交通支在起始近端发出1分支,与腓神经交通支伴行,分布于小腿后面远侧1/3的皮肤,此种变异较为少见,为积累国人周围神经体质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女尸,70岁左右,身高155 cm,腘窝中部腓肠外侧皮神经与腓神经交通支共同起于腓总神经,腓神经交通支向下走行3.2cm处发出—直径0.7mm的分支,在腓神经交通支的内侧下行,至小腿后部中下1/3交界处,该分支分出3、4支细小分支,分布于小腿后面远侧1/3的皮肤.腓神经交通支由此处向下走行1.8cm后,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合成腓肠神经,后者在小隐静脉深面行向外踝与跟腱之间.  相似文献   
2.
采集血标本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操作,一般情况下临床采集血标本在清晨,但工作中采集的患者人数较多,每个患者采集的项目多,对应的试管也比较多,诸多的因素导致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血标本漏采、错采、摔坏血标本、不同患者的试管混在一起不便于查对、交接等,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存在安全隐患。我科于2013年1月起采用家用内衣收纳盒分装采血、送检标本,安全方便,取材简单,容易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成人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封堵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AR)的风险、临床相关因素及转归.方法 入选101例PDA成年患者,分析PDA封堵术后26例(25.74%)新发生AR或AR程度加重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PDA特征、封堵情况及转归,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AR的危险因素.结果 26例新发生AR或AR程度加重患者与未发生AR患者比较,平均肺动脉压[(46.2±20.7)vs (31.4±17.5)mmHg,1 mmHg=0.133 kP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2±0.2)vs (4.2±0.4)cm]、PDA大小[(14.0±6.4) vs (9.0±3.5) cm]、术前有轻度AR患者发生率38.46%(10/26) vs 18.67%(1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OR=33.541,95% CI:5.883~191.235,P=0.000)和PDA大小(OR=7.512,95% CI:1.976~28.564,P=0.003)是AR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期间,26例AR患者中有22例(84.62%) AR愈合,1例于术后第30个月死于进行性加重的AR及心力衰竭.结论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PDA大小是成人经皮PDA封堵术后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大多数AR患者的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女性,51岁,因“劳累后黑矇、头晕30年,心慌、气短5个月”于2016年3月10日到长海医院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精神状态良好,较瘦弱;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3~4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亢进伴固定分裂,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解剖1具中老年女尸时,发现左侧颞浅静脉走行极为异常,较罕见,为积累国人体质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女尸,60岁左右,身长约为162 cm.左侧颞浅静脉在外耳门上前方7.4 cm、外眦外侧1.2cm处汇入颞中静脉,颞中静脉向下走行10 cm左右移行为下颌后静脉.与右侧颞浅静脉相比,该变异颞浅静脉较之前移6.3 cm,由颞中静脉的终止处移至颞中静脉的起始处.此外,颞浅静脉汇入颞中静脉处以及颞中静脉起始处,均距翼点1.3cm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抗心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cTnIAAb)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31例AMI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TnIAAb;在患者入院时和AMI发生随访1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加15%以上为左心室重构标准;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左心室重构相关的12个危险因素。结果:131例AMI患者中,23例(17.6%)患者血清cTnIAAb阳性,108例(82.4%)cTnIAAb阴性。剔除失访的41例,90例患者中,21.1%患者血清cTnIAAb阳性,78.9%患者cTnIAAb阴性。血清cTnIAAb阳性患者和cTnIAAb阴性患者的入院时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有38例(42.2%)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LVESV与入院时相比增加超过15%,其中10例(52.6%)患者cTnIAAb阳性,18例(25.4%)cTnIAAb阴性。经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血浆B型利钠肽(BNP)峰值和血清cTnIAAb阳性为左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001(95%CI:1.000~1.002)和3.552(95%CI:1.148~10.989),P值均为0.028]。结论:部分AMI患者血清中存在cTnIAAb,cTnIAAb阳性与AMI患者的左心室重构风险增加有关,cTnIAAb可能参与了AMI后左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