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研究HPRE功能元件与IFN-α应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为报告基因,探讨HBV转录后调节序列(HPRE)的功能元件(α、β1和β2)对IFNα作用的影响。方法:用PCR法从载体pGEMluc中扩增LUC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以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组的质粒A01为模板,扩增HPRE(完整的HPRE)、HPREαβ1及HPREβ1β2片段,并分别插入LUC基因的下游。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分别导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用LUC检测系统检测IFNα作用前后LUC表达活性的变化。结果:经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cDNA3.0luc、pcDNA3.0lucHPRE、pcDNA3.0lucHPREαβ1及pcDNA3.0lucHPREβ1β2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IFNα作用前,HPRE、HPREαβ1和HPREβ1β2均能提高LUC的活性,IFNα作用后,HPRE和HPREβ1β2能明显降低LUC的活性,而HPREαβ1对其表达则没有显著影响。结论:HPRE的功能元件β2与IFNα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功能元件α和β1在IFNα应答中作用甚小,提示IFNα诱导产生的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很可能是与β2结合的,为进一步研究IFNα在治疗HBV感染和慢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广大地区牛、羊群中广为流行,严重危害着反刍动物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人也有患肝片吸虫病的报告。长期以来,本病的诊断主要靠粪检虫卵进行,但此法费时,且检出率低,又因耕牛在感染本病后78天左右才开始排卵,所以无法据此仵出诊断和早期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CV—NS5A对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有HCV全长开放阅读框的质粒中获得NS5A全长基因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NS5A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cDNA3.0(-)中,再利用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结果: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CV的NS5A基因在HepG2细胞中获得表达,而且在表达重组NS5A的转染HepG2细胞中,检测到PI3K蛋白的表达。结论:NS5A可在体外激活PI3K及其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以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猪囊虫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以HBc为载体的带有三个猪囊虫抗原表位(n1,n2,n3)的重组融合表达质粒pET-Δc-3n,表达出融合蛋白并纯化,通过免疫小鼠研究其体液免疫效果。方法用PCR法将三个猪囊虫表位分别插入HBc序列的第78-79位之间以及149位之后,再将该序列克隆入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用大肠杆菌BL21作宿主菌表达出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CCE,纯化后免疫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用绦虫卵攻击免疫小鼠,并观察疫苗的保护作用。结果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融合蛋白表达正确,并有多聚体形成现象,ELISA检测到高滴度抗体。小鼠体内绦虫卵攻击试验表明疫苗PCCE的相对保护率为89%。结论以HBc为呈现载体的猪囊虫疫苗被成功表达和纯化,该疫苗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免疫小鼠对绦虫卵攻击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提示该疫苗PCCE可能具有预防囊虫病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制成多价弱毒疫苗进行IBD的免疫预防效果。方法 分别从江苏、浙江等8省(市)采集IBD病鸡法氏囊病料,分离到32个野毒株,经SDS-PAGE鉴定,其中17株病毒为IBDV。应用交叉中和试验,将分离的IBDV分为5个亚型。用IBDVI型变异株高免血清作中和试验,其中5株有较高的中和效价,初步定为IBDVI型变异株。将其在CEF上连续传代致弱,与标准I型弱毒株联合制成多价弱毒疫苗。结果 试验表明它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免疫组攻毒100%保护,对照组攻毒死亡率为92%。以IBD病变典型的法氏囊组织制成的IBD油乳剂灭活疫苗具有满意的免疫效果。结论 将之免疫健康鸡和IBD康复鸡,制备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血清抗体的AGP效价均达1:32,最高达1:128,治疗IBD病鸡的有效率达90%~98%;卵黄抗体的AGP效价达1:64,应用于IBD病鸡治疗,治愈率达90%~95%。制备的二联卵黄抗体用于治疗IBD和ND混合感染病鸡,治愈率达71%。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源IBDV和不同血清亚型IBDV病毒株的变异情况。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和序列分析等分离生物学方法分析病毒RNA、结构蛋白的变异情况。结果 (1)三种不同源IBDV均由双节段RNA组成,大小基因片段的电泳迁移率在各病毒株间无差异;(2)SDS-PAGE分析表明各IBDV的结构蛋白带谱相同,但各蛋白带的百分含量有差异;(3)序列分析表明JS3、JS4与标准对照病毒株S1 IBDV VP2基因片段的核酸的同源性均为97%,JS_3与JS_4的同源性为99%。推导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JS_3与S_1的同源性为97%,JS4与s1的同源性为96%,JS3与JS4的同源性为98%。结论 我国流行的IBDV病毒株与标准病毒株相比不仅在免疫学反应上有差异,而且在病毒核酸序列上有变异,这种变异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或免疫逃避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
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严重[1-2],也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需重点控制的寄生虫病之一.本课题组已研制并生产了囊虫病循环抗原(CA)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获得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号,首次为我国囊虫病患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标准化的试剂[3].  相似文献   
8.
用重组人巨细胞病毒(rhCMV)gp52蛋白作抗原及相应的单克隆抗体酶标记物建立捕获ELISA,检测人血清中的HCMV特异性IgM抗体。其工作浓度均由方阵滴定法确定。并进行精密度、特异性和干扰实验。用该法检测体检献血员病毒性肝炎患者及疑似CMV感染的肝炎综合症患者血清共计939份。结果gp52蛋白抗原最佳浓度为1μg/ml,酶标单抗的工作浓度为1:1600,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3.7%,批间CV7.9%。634例献血员IgM抗体阳性17例(2.7%);28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阳性10例(3.5%);17例肝炎综合症患者,阳性11例(64.7%)。均经免疫印迹法证实。该组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不受类风湿因子的影响,结果可靠,优于全病毒抗原构成的检测试剂。适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囊虫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很广,危害严重。尤其脑囊虫病,可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致残甚至死亡。本病的早期诊断、类症鉴别和近期疗效考核是当前临床上极需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抗体检测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都存在某些不足。患者愈后,其血清抗体可持续5年以上,不能用于疗效考核。国内外某些学者希望通过循环抗原(CA)的检测作为突破,解决这一难题,但因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丙肝病毒(HCV)的非结构4区(NS4)和5区(NS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推测确定抗原决定簇位点。用RT-PCR技术从中国丙肝病人血甭中扩增克隆含抗原决定簇基因的NS4及NS5基因,将该丙段基因分别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pET28a(+)内,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了高儿表达NS4和NS5蛋白的工程菌,IPTG诱导后两蛋白在工程菌内的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蛋白的33%和28%。经S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