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入选动脉和病灶ROI选择对腮腺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结果的影响。 方法使用Philips ADW4.5工作站自带的灌注扫描软件对12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MSCT灌注后处理分析。记录选择不同入选动脉和病灶ROI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增强幅度(PEI)等灌注参数;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并比较上述各组参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腺淋巴瘤和非腺淋巴瘤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选取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和颈总动脉(CCA)为入选动脉时,BF、BV和PEI值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2、0.007和0.233,均P>0.05);当肿瘤取不同面积ROI时,上述各灌注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220、0.033和0.283,均P>0.05)。选择ECA作为入选动脉、ROI为80%瘤体面积(S80%)时,PEI对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 结论入选动脉和病灶ROI的大小对腮腺肿瘤灌注结果无明显影响;但选择ECA作为入选动脉、ROI取S80%可能有助于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心理干预及护理的重要性及获得最佳图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368例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n=186)和对照组(n=180)。干预组给予系统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无任何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况,心率变化,检查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受检者满意度高,检查前的心率,心理状态,较对照组的稳定,检查过程心率波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检查成功率高。结论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优越性而系统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能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稳定心率,从而有效地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保证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安全性。有效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使CT增强顺利进行,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通过对7382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患者的观察,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和程度。结果7382例中无不良反应7227例(97.9%),出现不良反应者155例(2.1%),其中轻度反应113例(1.6%),中度反应42例(0.6%),无重度反应。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虽然是安全可靠的血管造影剂,但仍可发生不良反应,护理工作谨慎有序,对患者及时观察、准确判断,准确处理及早期预防,可使CT增强扫描患者更加安全,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胃肠肿瘤内科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CT增强扫描首次使用普通留置针(Y型BD静脉留置针20 G)作为对照组,而第2次CT增强扫描经耐高压双腔PICC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及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结果 CT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发生外渗情况,对照组有6例(6.0%),观察组有1例(1.0%),2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检查前无须进行血管穿刺操作,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对比剂外渗发生,改善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水化治疗对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放射科拟行碘造影检查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A组、B组、C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水化进行治疗,B组采用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水化进行治疗,C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水化进行治疗。分别对三组患者造影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 C)指标以及CIN发生率进行客观比较,同时比较三组患者造影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造影后三组患者的BUN,SCr水平升高,其中以A组最高,B,C组与A组间差异明显(P0.05),但C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造影后的Cys C水平稍高于其他两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CIN发生率为8例,B组的CIN发生率为4例,C组的CIN发生率为1例,B组和C组的发生率低于A组,三组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造影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造影前(P0.05)。结论:NAC水化治疗和PGE1水化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水化治疗,其可以减少CIN发生,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更轻,因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三期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 14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CT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3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SCT三期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在肾肿瘤样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良、恶性病变均行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2例还接受了CT灌注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29例为恶性肿瘤;12例为良性病变。大部分肾细胞癌呈典型“快进快出”的动态增强表现。肾癌与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其BF、BV、PS值低于正常肾皮质.而MTT值高于正常皮质;而肾癌的BF、PS值高于良性病变。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灌注成像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方法.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腱鞘巨细胞瘤(GCT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17例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特征、发病部位和MRI特征。结果所有GCTTS均发生于肌腱旁或包绕肌腱生长(局限型12例,弥漫型7例),其中手部4例、足部1例、膝关节5例和踝关节9例。膝关节和踝关节GCTTS分别好发于髌骨和距骨周围。MRI示所有的GCTTS均见纤维包膜结构,与骨骼肌信号对比,7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4例T1WI和T2WI上均呈等信号,1例T1WI和T2WI上呈稍高信号,余7例T1WI和T2WI上呈混杂信号,其中5例可见T1WI和T2WI特征性双低信号。GCTTS增强扫描,10例呈中度强化,7例呈均匀或不均匀性明显强化。结论 GCTTS具有特定的发病部位,以局限型多见;病灶周缘纤维包膜,MRI信号多样,T1WI和T2WI双向低信号为其较特异性征象,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在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精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专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受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患者共计8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n=41,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精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区管理、操作技术、专科护理以及基础护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面部潮红、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接受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协调配合,优化住院病人上腹部磁共振扫描流程。[方法]按照上腹部磁共振检查病人准备、配合要求,通过详细的流程设计,由磁共振室护士对病房护士进行专门培训。将226例上腹部磁共振检查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按预约通知单行常规护理准备,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准备的基础上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呼吸节律调整、屏气控制方法等指导,比较两组病人的依从性和平均扫描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为1 281.6s、1 023.3s。[结论]优化护理配合流程有利于提高上腹部磁共振扫描病人的依从性并缩短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