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进一步观察白藜芦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四组各8只, B、C、D组通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A组(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动脉外余步骤同上.术后24 h A、B组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予长效消心痛+生理盐水灌胃,D组予白藜芦醇+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持续给药15 d后处死,留取心肌标本,于-80 ℃保存或4%福尔马林固定后制作石蜡切块,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结果 C组及D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B组,梗死边缘区MVD及VEGF、Ang-1表达明显高于B组(P均〈0.05),D组Ang-1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促进AMI后心脏血管新生及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可作为不能耐受硝酸酯类药物且不适于介入、外科搭桥术冠心病患者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ST-T段压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电图ST-T段压低组与非ST-T段压低组,比较两组冠心病的发生率。结果 ST-T段压低组冠心病的发生率为90.5%,非ST-T段压低组为4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ST-T段压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有无aVR导联ST段抬高将8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一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813例患者中,左主干病变10例、三支病变58例,一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21例。观察组65例患者中,左主干病60例、三支病变4例,一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9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R导联ST段诊断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8.8%,阳性预测值为85.7%。结论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并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藜三醇对兔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的诱导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白藜三醇组、消心痛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兔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予溶剂、白藜三醇或消心痛不同药物喂养.两周后,检测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藜三醇组、消心痛组较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能明显增加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及VEGF-A、IGF-1、bFGF的表达(P<0.05),白藜三醇组、消心痛组梗死面积小于手术对照组(P<0.05).手术对照组较假手术组VEGF-A、IGF-1表达增加(P<0.05),但bFGF表达两组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白藜三醇组IGF-1的表达水平较消心痛组明显增加(P<0.05),VEGF-A、bFGF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缺氧环境下,机体可启动心肌梗死边缘区的血管生成,但作用强度有限;白藜三醇与消心痛均可促进心肌梗死后边缘区血管生成,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减小心肌梗死面积;白藜三醇诱导血管发生与多种血管生长因子表达增多相关,主要与介导IGF-1高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