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皮质具有与视网膜相类似的拓扑组织结构 ,所以人类视觉皮质具有处理不同大小的视野刺激相应的功能区 ,视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为半侧X形交叉是该观点的解剖学基础。在以往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研究中 ,大致上描述了不同视野刺激时在头皮上记录的诱发电位位置 ,但无法进一步了解神经元起源的具体位置。近年来已投入临床应用的多通道脑磁图 (MEG)设备可将神经生理学资料与MR所获得的神经解剖学资料相叠加 ,为诱发反应皮质的精确定位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利用MEG ,描述了不同大小视野图形刺激时视觉诱发磁场 (VEF)反应特点和皮质源位置。…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故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该病无论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等诸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医学影像设备如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均提出了新的理念。比较影像学的概念,即指应如何选择这些先进的、采取单一或联合的影像学新技术,在不同时间窗,对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血管病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时间和方案,从而达到满意疗效。一、脑血管病检查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深部脑白质缺血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THFR的纯合突变TT型基因是否为诱发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的危险因子,并证实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C/T多态性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择影像表现符合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诊断标准者30例,对照组30例为影像表现正常者,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两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采用χ^2检验,得出MTHFR基因纯合突变TT型在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794,P<0.05),病变组TT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说明MTHFR的纯合突变TT型可能是诱发深部脑白质缺血的危险因素。运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得出TT型和非TT型患者在影像表现的分级程度上有差别,携带TT型基因者影像表现分级重。结论:MTHFR纯合突变TT型基因是深部脑白质缺血发病的危险因子,且TT型基因与深部脑白质缺血的易感性和影像表现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脑磁图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脑磁图(MEG)对癫痫灶进行定位,探讨脑磁图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应用美国4D Vectorview306通道全头型生物磁仪,对21例癫痫患(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52岁,平均23.7岁)进行发作间期脑磁图检查。结果:17例测得发作间期棘波,4例未检测到棘波,结论:脑磁图对癫痫灶定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52例因癫痫发作就诊,CT检查在脑内发现小脓肿的病例,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寄生虫学检查,证实为脑囊虫病患者。取脓肿壁作病理切片,病理检查发现5例囊虫仍存活并伸出头节,16例囊虫虽死亡但虫体尚完整,14例在切片中查见了虫体成分。结果表明病变组织的坏死和炎症反应以完整死虫组最显著;至囊虫残破炎症逐渐缓和,增生性变化渐占优势,脓肿腔缩小;有3例硬结纤维化;钙质沉积罕见。对脑内囊虫性小脓肿的形成以及病变与CT影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癫痫的病因学分类 按病因分类分为: 1、原发性癫痫 2、症状性癫痫 (一)原发性癫痫(隐匿性癫痫) 图1、2:图1、2为同一患者,患者女性,22岁,发作性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21年,最多时每天发作4~10次,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MSI显示癫痫灶位于右顶叶(图1红色同点),经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每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30秒左右,复查脑磁图显示右顶叶癫痫灶范围缩小(图2红色圆点)。  相似文献   
7.
脊髓动静脉血管畸形以颈髓较为少见,其自然预后甚经细胞活化剂、脱水和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颈髓上段合并小脑动静脉血管畸形临床及MRI特征(附1例报告)@吕佩源$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李玲$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梁翠平$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董艳红$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吴育锦$河北省医学影像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脑动静脉畸形;;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8.
空间频率对视觉诱发磁场影响的脑磁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脑磁图来研究人脑视皮质对不同空间频率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所产生视觉诱发磁场成分之一的M100的影响,包括峰值潜伏期、振幅和源位置三方面。方法 测定9例健康志愿者对视角分别为25’、40’、50’、60’、80’、120’和240'的半视野棋盘格刺激的磁场反应。结果 格大小对M100峰值潜伏期和振幅的影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格变小,M100峰值潜伏期延长、振幅减小。偶极源位于刺激野对侧的枕叶距状裂附近。结论 不同空间频率的棋盘格刺激对M100峰值潜伏期、振幅的影响均有显著意义,但对源位置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存活囊虫所致脑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寄生虫学检查5例脑内囊尾蚴伸出了头节并活动被确认为存活囊虫。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环绕囊虫的脑组织形成炎性囊壁,5例囊虫的囊壁结构相差显著,例1、5以肉芽及纤维组织增生为主,例2以炎性渗出为主,例3、4以胶原化和玻璃样变为主。这些病变与患者病程长短、临床检验结果,如脑电图、CT值和临床表现明确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