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并与三级医院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和ST段的变化分析,前壁梗死时,STavR抬高>STV1抬高时,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主干,STavR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STⅢ抬高/STⅡ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论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的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微小RNA(miR)-19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因行PCI术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5例,根据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91例。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吸烟史、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多支病变、病程、支架长度、支架直径,病变部位(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分别于PCI术前、术后3 d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检测血清ICAM-1、RBP4水平及miR-196表达。PCI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预后不良组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多支病变比例、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 d血清ICAM-1、RBP4浓度明显低于术前,血清miR-19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预后不良组血清ICAM-1、RBP4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miR-19b表达水...  相似文献   
3.
吴瑷斌  李亮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55+157-155,15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总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凝血4项,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PT和PA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显著,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国产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降纤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F)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降纤酶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NDF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随访2年,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其心律失常均被有效终止,随访显示病情控制稳定,室性期前收缩有效控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用于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心电监护的血压,并记录其昼夜血压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杓型组,>10%非杓型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杓型组24小时脉压(PP)、24小时收缩压(SBP)、夜间PP、夜间SBP明显低于非杓型组(P<0 05).杓型组LVMI比非杓型组明显减少(P<0 01).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者更容易出现异常,且左室肥厚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6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一周于2003年3月17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乙肝”“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60/110mmHg,问断服用药物治疗,入院查体:T:36.4℃,P:84次/分,R:24次/分,BP:145/80mmHg,神志清晰、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和提高生存率的关系和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10年12月83例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以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等四类主要药物组成。在2008年以前患者主要采用以洋地黄和利尿剂为主的治疗方案,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2009年后主要采用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为主的治疗方案两种治疗方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和B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无禁忌证的前提下.应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