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忠卫 《吉林医学》2014,(25):5588-5589
目的:探讨Gd-EOB-DTPA增强MR多期扫描对肝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或临床血清学指标(AFP上升超过400 ng/ml)的148例(肝癌78例,肝转移瘤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单发性病灶90例,多发性病灶58例;对于多发性病灶在增强扫描对比显示清晰的情况下选取1~2个病灶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选取152个病灶(肝癌82个,肝转移瘤70个)为研究对象进行影像学分析。分别对比传统动脉增强扫描与Gd-EOB-DTPA肝细胞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传统动态增强扫描共发现122例患者124个病灶,Gd-EOB-DTPA肝细胞期共发现146例患者148个病灶。二者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扫描能显著提高对肝脏结节的诊断阳性率以及正确率,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式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闭合性腹部损伤(BA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提高BAT存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31例BA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680例纳入研究,排除51例.结果 将纳入研究的680例BAT患者分为存活组(n=65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将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其中非SAP包括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呈正态分布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等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146例AP患者,其中SAP组50例,非SAP组96例。SAP组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71.76±17.62)%和平均聚集率(67.91±18.10)%、PT(12.02±1.33)s、FIB(4.76±2.08)g/L、D-二聚体(3.75±6.04)μg/L、PCT(0.23±0.08)%、BISAP评分(1.42±1.18)均高于非SAP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46.65±20.11)%和平均聚集率(42.50±20.71)%、PT(11.50±1.51)s、FIB(3.91±1.48)g/L、D-二聚体(1.00±1.37)μg/L、PCT(0.19±0.06)%、BISAP评分(0.45±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AP组患者血清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灵敏度分别为0.56、0.68,特异度分别为0.99、0.81,其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优于PT、FIB、D-二聚体、PCT、BISAP评分等相关指标。 结论: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PT、FIB、D-二聚体、PCT和BISAP评分可作为预测AP严重程度的指标,其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预测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肝胆手术后胆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05年7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患者共30例,未发生胆漏的患者5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导致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导致手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为:肝硬化、手术日总输液量及低血浆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是否使用生长激素、是否使用解痉药物等对患者胆漏的发生无明显影响。结论导致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患者存在肝硬化、手术日输液量过多和低血浆蛋白水平有关,需要临床医生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