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对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方法 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56例进行随机分两组,均予护肝、支持对症等处理,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予雷尼替丁治疗.根据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Child-Pugh分级及胃黏膜Tanoue分级,综合评分后判断两组疗效.结果 综合评分后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组显效率为53.3%(16/30),对照组显效率26.9%(7/26),经四格表x2检验分析,x2=4.014>x20.05,1,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尤其是高胃酸分泌者,应用奥美拉唑配合治疗可取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能力。方法对临床诊断为PB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女性占72.0%(18/25),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3.7±17.8)岁,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5.3±50.2月,主要临床症状为疲乏(56.0%,14/25),皮肤瘙痒(52.0%,13/25)和消瘦(52.0%,13/25)。主要的体征为肝掌(72.0%,18/25),肝脏肿大(52.0%,13/25),脾脏肿大(36.0%,9/25),黄疸(36.0,9/25)和皮肤色素沉着(32.0,8/25)。大多数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血清IgM92.0%(23/25)升高,100%(25/25)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结论诊断PBC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并需和其他疾病相鉴别,以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3.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年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长期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13~15mg·kg^-1·d^-1UDCA治疗18例PBC患者,治疗1年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18例患者经过UDCA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无明显改善,血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均有显著下降(P〈0.01),血总胆固醇、球蛋白和IgM、IgG亦有所下降(P〈0.05),但血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无变化。患者在治疗中除少数病例有轻微腹泻外无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UDCA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生化学指标,但不能有效地改善多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及早并长期应用UDCA可能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胃切除对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因胃部疾病接受胃切除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合并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接受非胃肠转流术(NGBP)与胃肠转流术(GBP)者分别为18例和22例,非糖尿病(DM)患者接受NGBP和GBP各30例.比较不同患者术前、术后7天及术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非DM患者和接受NGBP的T2DM患者术前、术后空腹血糖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接受GBP的T2DM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下降(P<0.01).结论 接受GBP的T2DM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学习借鉴外国政府和有关组织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应瑞典工作环境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的邀请,笔者参加了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赴瑞典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简称COPD全球策略修订版)制定的COPD评估系统,综合评估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皮质激素(LABA/ICS)治疗高风险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25例经COPD综合评估为高风险COPD患者(年龄49~86岁,男20例,女5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糖尿病2例),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 μg/500μg)吸入治疗,1吸q12h,24周.治疗前后进行4方面综合评估:①症状评估: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②肺功能评估: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③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实验期间急性加重次数;④合并症评估.结果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 μg/500 μg)吸入治疗24周后,CAT评分(16.160±4.110)分与治疗前(19.280±5.103)分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FEV1(1.174±0.219)L、FEV1%pred(45.480±6.125)%、FEV1/FVC(39.360±5.507)%与治疗前[(1.068±0.224)L、(41.240±5.600)%、(36.200±5.268)%]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有8例急性加重次数1次,平均(0.320±0.476)次/24周,均为合并肺部感染.未观察到增加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 μg/500 μg)吸入治疗后,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的血压、血糖波动超出原有药物控制的范围.结论 COPD综合评估系统反映了COPD的复杂性,与先前应用单一的肺功能分级进行疾病分期相比,对患者评估更加全面、合理、可靠.LABA/ICS一线治疗高风险组COPD患者,可改善症状、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青海部分地区糖尿病患病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①我省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患病情况;②我省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③不同民族糖尿病患病调查。方法:采用了随机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青海地区当地常住成年人共4864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糖尿病患病率4.8%,糖调节受损患病率3.7%。结论:此次调查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与糖尿病患病率较1981年青海地区20岁以上成年人调查明显增高。生活地区海拔高度的不同和民族差别对糖尿病流行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陈良珍  吴志春 《循证护理》2024,(9):1634-163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1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健康知识考核试卷进行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49.89±8.29)分,得分率为64.79%,不同性别、年龄、居住方式的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家庭关怀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居住方式、家庭关怀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是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对男性、独居、家庭关怀程度低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的病人要给予更多关注,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做好病人监督,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由于颈、肩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而引起颈椎关节突关节在生理解剖上发生细微改变,导致颈椎关节突关节移位,为一种多发常见病。自1976年~1981年6月共治疗1,016例(门诊治疗847例,住院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肝治疗组)31例和实验组(基础护肝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33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临床症状及其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6个月,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红素等水平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PCⅢ、Ⅳ-C及LN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A、PCⅢ、Ⅳ-C及LN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率分别为61.3%、87.9%,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3.0%,发生率均较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值得高度重视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