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机升降理论在紧张型头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吕娟  胡志强  吴宏赟 《河南中医》2009,29(7):645-646
从气机升降理论出发,分析头部气机升降特点,以肝脏为例,阐释了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头部气机升降失调,从而引起紧张型头痛的机理,以期通过调理肝脏气机升降,为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针刺风府穴对紧张型头痛大鼠张颌反射波幅和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双侧半棘肌注射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ATP)的方法制备紧张型头痛大鼠模型。体重220~260 g的SPF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风府穴组和假穴组四组,通过定量分析紧张型头痛模型大鼠张颌反射波幅及潜伏期,反映头颈部皮肤肌肉筋膜痛阈及敏感性变化。结果空白组半棘肌注射生理盐水不引起张颌反射波幅及潜伏期变化(P〉0.05);模型组半棘肌注射ATP导致张颌反射波幅下降(P〈0.05),潜伏期见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风府穴可见风府穴组JOR波幅升高(P〈0.05),潜伏期延长(P〈0.05);针刺假穴见张颌反射波幅升高(P〈0.05),潜伏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风府穴组波幅明显升高(P〈0.01),假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府穴组波幅较假穴组升高明显(P〈0.01)。与模型组相比,风府穴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假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府穴组潜伏期与假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风府穴可提高张颌反射波幅,延长潜伏期,即提高痛阈,降低头颈部肌筋膜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芍甘颗粒对紧张型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复方芍甘颗粒;对照组给予复方羊角胶囊,两组治疗28 d后观察血浆ET-1(内皮素-1)和AngⅡ(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结果:复方芍甘颗粒对头痛指数、血浆ET-1和AngⅡ浓度的降低优于复方羊角胶囊(P<0.01)。结论:复方芍甘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显著,降低血浆中ET-1和AngⅡ浓度可能是本方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面肌痉挛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从内治法、外治法、综合疗法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论:中医药治疗面肌痉挛具有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门诊护患矛盾发生的原因,探讨避免矛盾发生的对策。方法:对儿童门诊36例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36例护患矛盾,其中:静脉穿刺失败16例,占44%;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解释不到位12例,占33%;不了解就诊程序,等候时间长而烦躁的6例,占17%;其他类型2例,占6%。结论:针对发生矛盾的原因,采取防范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我们通过将三级医疗查房的模式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并在开展整体护理的护理程序中应用了三级护理查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诊断的符合率,监督了护理措施的落实率,更提高了服务对象的受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观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11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和实验组的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法,分析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和带教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式带教方法更适合于儿科门诊。  相似文献   
9.
胡志强  李东娜  吴宏赟 《河北中医》2011,33(7):971-973,978
目的观察舒天宁颗粒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舒天宁颗粒治疗。2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头痛指数、主要症状计分及生活质量变化,并对治疗组生活质量与头痛指数、伴随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头痛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计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眩晕计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维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且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指数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及活力呈直线负相关性(P〈0.05),眩晕与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成呈直线负相关性(P〈0.05),呕吐痰涎与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及社会功能呈直线负相关性(P〈0.05),心烦易怒与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呈直线负相关性(P〈0.05),头如裹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呈直线负相关性(P〈0.05)。结论舒天宁颗粒能提高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与解除或缓解头痛、改善临床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一般治疗、针刺治疗、中药治疗和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风痰候患者成本-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析因设计,将80例CTTH随机平均分组,分别给予一般治疗、中药+一般治疗、针刺+一般治疗和中药+针刺+一般治疗,共观察28 d,治疗结束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度分析。结果: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每取得1%的有效率,以上四组分别需成本7.80、9.80、19.97元和18.73元;与一般治疗组相比,后三组每多增加1%的有效率需增加的费用分别为38.40、12.88、33.66元;敏感度分析表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稳定可靠。结论:综合治疗方案花费较少,但是起效更快、有效率更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少量的增加投入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