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使用具有三维重建功能的美国AdvantxLCN^+型x线血管造影机进行的3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的支架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维重建成像图像立体逼真,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程度,且对二维脑血管影像的工作角度具有指导意义。结论三维重建成像颅内动脉狭窄显示角度为二维脑血管显示狭窄部位提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颈动脉闭塞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特点以及代偿方式,据其特点观察其对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006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颈动脉闭塞患者27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果所有患者中,12例给予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共9例患者术后颈动脉再通,其中,术前顺向血流4例,逆向血流5例。结论全脑动脉造影对于颈动脉闭塞患者而言,其优势在于对于侧支循环的评价以及对全脑血管整体情况的判断,但其尚不能取代其他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形臂C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形臂CT成像技术应用于1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图像获取和处理,静脉注射对比剂经VasoCT获取类似CTA的脑血管图像,评估脑血管再通后脑出血或梗死风险.结果 C形臂CT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诊断血管缺血病变;152例血管内接触溶栓治疗后发现脑血管再通高灌注引发脑出血17例(前循环出血11例,后循环出血6例),经积极抢救治疗12例痊愈;可清晰显示颅内血管植入支架信息.结论 C臂CT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利于及时快速诊断脑缺血病变,迅速发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有效抢救患者.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茎突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由颞骨茎突压迫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因过长茎突压迫右侧颈动脉致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而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等临床症状,于复合手术室内行茎突截短术治疗。治疗后颈动脉压迫解除,动脉显影良好,无穿孔、夹层形成,显示在复合手术室内联合介入、医学影像、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茎突综合征微创、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DSA图像测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DSA图像测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介入中心近期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狭窄患者在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狭窄血管进行测量并进行狭窄百分比分析计算。结果: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本组病例中的血管狭窄病变进行测量,应用直径为10mm的正圆形不锈钢球作为参照物,并且尽可能将其放置在与预测量血管或病变同侧同一平面位置接近的部位,其测量数值与实际大小非常接近;对于颅外段狭窄病变,可以应用带有标准刻度(mm为单位)的导管或导丝作为参照物,进行测量时很少产生误差。结论:DSA图像测量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正确评价血管的狭窄程度,对于介入操作医生选择合适的支架、保护过滤伞及扩张球囊等材料的种类、型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DSA)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0例,常规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后,行三维血管造影,然后将图像旋转成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三维DSA。将影像所显示的动脉瘤的大小、空间位置、动脉瘤瘤颈、动脉瘤与载瘤动脉间的关系等,与手术中所暴露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三维DSA显示动脉瘤的直径与术中测量相符合的有140例,符合率为93.3%(140/150);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空间位置符合率为100%。②术前根据三维DSA,共选择动脉瘤夹149枚,因与术前判断不符术中更换6枚;准确率为96.0%(143/149)。③术前有49例根据三维DSA,识别出相关穿支动脉或动脉瘤的邻近血管分支,术中发现有11例患者的重要穿支动脉被遗漏;符合率为81.7%。这些动脉均在术中解剖分离动脉瘤颈时直视下给予完整保留。结论模拟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三维DSA能够在术前较准确地提供动脉瘤局部血管的完整信息,对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内治疗技术已经成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在进行球囊预扩张和支架置入过程中会引起患者心率骤然下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1,2]。为了能够深入分析颈动脉起始段狭窄介入治疗时心率变化规律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4例进行介入治疗的此类患者,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4例经血管超声检查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率大于70%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男128例,女96例,年龄44~72岁。1.2所用介入材料保护过滤伞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50例经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静脉成像技术(MRV)诊断明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人DSA影像的回顾,明确了DSA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静脉窦血栓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使用GE公司Advantx LCN+型X线血管造影机为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人进行了静脉窦影像的三维重建。结果经过静脉窦影像的三维重建更加清晰的显示了静脉窦狭窄、血栓、粘连等在二维脑血管造影中一些显示不清的病变影像,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结论静脉窦影像的三维重建成像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治疗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2500例介入神经放射的检查及治疗,探讨DSA一些技术参数的设定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AdvantxDLXLCN 和德国Siemens公司的NeurostarPlus两种目前最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进行介入诊断和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需要,通过对各种不同参数的调节,得到最佳的影像质量。结果:通过对DSA机技术参数的调节,可提高血管影像质量。所有患者均能清晰显示病变,满足临床医生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减少患者的放射剂量。结论:DSA技术参数的调整对介入神经放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常规二维DSA全脑血管造影及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处理.结果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的程度,硬化斑块的位置及形态大小,对操作医生选择过滤保护伞、扩张球囊、支架等材料的种类、型号提供帮助.结论与常规二维DSA相比,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为清晰地显示狭窄血管病变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对术中病变部位栓子脱落危险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