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曾勇  吴垦  黎学刚  王山 《山东医药》2011,51(34):54-5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均行腹部MSCTA,并进行仿真内窥镜成像(VE)、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技术(VRT)、三维重建(3D)、容积再现法(VR)、滑动薄块法(STS)、表面遮盖成像(SSD)、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处理,据此对腹主动脉瘤作出诊断。结果MSCTA检查显示,25例均为真性动脉瘤,与术中诊断均符合。MSCTA检查均显示内移的内膜、真假腔、破裂口。其中5例多发性腹主动脉瘤累及全段腹主动脉,5例病变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上腹主动脉,15例病变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有17例伴瘤体内附壁血栓,形态呈半月形2例、新月形5例、不规则形4例、环形6例。7例附壁血栓内可见斑点、斑片状状钙化。结论MSCTA用于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安全、有效、无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的CT特征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部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多发斑片状影21例,散在斑片状影合并小结节9例,散在性小结节4例,肿块表现4例,大片实变2例。原发性IPFI 8例,继发性IPFI 32例;出现空洞病灶16例(40.0%)。22例有明确微生物学检查,其中曲霉11例,念珠菌6例,隐球菌5例。30例抗真菌治疗后复查,2例斑片状影完全吸收,24例病灶较治疗前吸收好转,4例部分病灶较治疗前吸收或增多。结论 IPFI的肺部CT表现与致病真菌的种类、IPFI的分型及病程的长短有关,除典型曲菌球CT表现有特异性外,病灶的多发性及多形态性可为IPFI较有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3.
曾勇  吴垦  黎学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189-3191
[目的]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探讨该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于2008年5月~2009年5月期间临床检查或钼靶检查怀疑有乳腺疾病的61例女性患者行CT灌注扫描。按照病理将其分为3组:增生病组(n=14)、纤维腺瘤组(n=19)和乳腺癌组(n=20),并将所有患者对侧乳腺定为正常组(n=61)。进行灌注序列bodyperfusion扫描及Perfusion3体部灌注软件处理,计算感兴趣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血容量(BV)(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的测量值。[结果]与乳腺癌组比较,正常组BF、BV及P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乳腺组与纤维腺瘤组、增生病组比较,BF及B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及P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与纤维腺瘤组比较,其BF、P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及M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与增生病组比较,其BF、BV及P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病组与纤维腺瘤组比较,其BF、BV、MTT及P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乳腺癌组分别呈低灌注、高灌注状态,纤维腺瘤组及增生病组均呈较高灌注状态。[结论]64层螺旋CT作为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其灌注成像能从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角度为各类乳腺疾病的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吴垦  张勇 《海南医学》2002,13(6):13-14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平均减少值的增加,治疗组的总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48h内用药的疗效与48h后用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尼莫地平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