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胃电图与胃脘痛辨证分型关系的探讨──附357例资料分析吕慧芬,胡刚,刘瑛,尚桂枝体表胃电图是从上腹部皮肤表面引导出来的一种胃电活动[1]。十几年来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胃电的研究有一些报导[2,3,4]。认为胃电参数反映胃的运动状态;餐后胃电振幅反映胃的...  相似文献   
2.
吕慧芬  罗伟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228-2229
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等级,设立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不同层级护理岗位,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从而进一步确保护理质量[1-5].为了观察护理层级管理的效果,笔者观察分析了本院内科应用护理层级管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内科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内科管理水平。方法:在内科病房质量管理中成立CQI小组,对内科病房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并分析形成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CQI一年后,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质量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由89.9%上升至98%,且对护理的质量满意度为98.7%,对病房内环境的设计和人性化管理满意度为98.9%。结论:在内科病房中进行CQI可有效提高病房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保肢率的差异,分析患者足踝关节以上大截肢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0.5~5年,调查患者出现踝关节以上大截肢的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的大截肢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综合分析患者大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1)对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足部常规换药治疗、创面治疗及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大截肢率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换药组与创面治疗组患者的大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7,0.016 7);常规换药组及创面治疗组患者的大截肢率分别与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组患者的大截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3,0.016 7)。(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大截肢风险是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13.994倍(OR=13.994,95%CI为1.533~127.740);采用创面治疗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大截肢风险是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11.141倍(OR=11.141,95%CI为1.298~95.63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的风险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患者的5.959倍(OR=5.959,95%CI为1.528~23.246)。结论对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并有效控制全身感染状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保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冠心病治疗患者17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整个治疗期间均按照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临床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观察乳头肌功能失调、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心室壁瘤等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满意程度观察组十分满意占65.34%,较满意占2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085、4.046,均P<0.05)。观察组乳头肌功能失调7例(3.98%),心脏破裂3例(1.70%),栓塞6例(3.41%),心室壁瘤5例(2.84%),心肌梗死综合征4例(2.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605、3.914、6.439、4.506、4.190,均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熟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298、4.350,均P<0.05)。结论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模式后,冠心病患者不仅对健康知识掌握更加牢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患者对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血液灌流治疗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6例IMS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液灌流组及对照组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包括合理使用阿托品及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通过观察患者存活率、IMS病程及中毒至治疗时间、昏迷至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来判断血液灌流治疗的疗效.结果 血液灌流治疗组存活率92.7%,优于对照组(P<0.01).IMS病程短于对照组(P<0.01);呼吸肌麻痹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1);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P<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疗效显著,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加快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