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基层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广州参与研究的三级医院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初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2 383例,患者入组后随机分为综合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照高血压常规给予降压药治疗及根据血压情况作出调整。综合管理组: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合作,运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治疗高血压患者,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同时,尽可能地干预危险因素,并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危险因素控制及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随访12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综合管理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血压控制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而且收缩压、舒张压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吸烟、饮酒患者比例显著下降、基本身体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显著降低、血脂代谢紊乱情况改善、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患者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随访期间发生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等并发症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vs. 9.4%,P0.001)。结论应用社区综合防治模式对基层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和干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血管组织Notch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血管钙化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45只接受卵巢去势手术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钙化模型组、雌激素干预组,每组15只,血管钙化模型组和雌激素干预组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_3和尼古丁灌胃诱导建立血管钙化模型,雌激素干预组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40μg/kg进行干预,1次/d,连续8周;对照组不进行药物干预处理。8周后,对3组大鼠主动脉进行Von Kossa染色,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组大鼠主动脉Notch1和Jagged1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主动脉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及钙水平。结果血管钙化模型组主动脉Notch1、Jagged1mRNA相对表达量(0.896±0.010、0.822±0.011)、ALP活性[(189.60±22.74)u/(mg·pro)]及钙水平[(71.28±7.66)μmol/g]均高于雌激素干预组[0.671±0.009、0.646±0.010、(130.48±20.33)u/(mg·pro)、(53.39±6.78)μmol/g]和对照组[0.423±0.008、0.479±0.009、(58.40±16.18)u/(mg·pro)、(20.56±4.87)μmol/g](P0.05),雌激素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雌激素能抑制维生素D_3和尼古丁诱导的卵巢去势大鼠血管钙化,雌激素干预Notch1信号通路表达可能是影响血管钙化形成和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诊断为前循环TIA并查颈彩超及头颅MRA证实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87例(TIA组),与同期住院经相同检查证实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非TIA患者63例(nTIA组)相比较.分析组内及组间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的类型、Crouse积分和指数的差异.结果 组内比较发现:TIA组病灶侧颈动脉溃疡斑块和混合斑块比例增多(x2=12.045,P=0.017);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及指数均明显高于非病灶侧(Z=-2.494,P=0.013;Z=-3.378,P=0.001);nTIA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斑块类型、Crouse积分和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TIA组的SBP及DBP明显低于nTIA组[(155.95±17.67) mmHg vs (167.38±21.87) mmHg,P=0.001;(84.84±12.06)mmHg vs (90.90±11.56) mmHg,P=0.002],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及指数均明显高于nTIA组(Z=-5.020,P=0.000;Z=-5.018,P=0.000).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前循环TIA发作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及溃疡斑和混合斑块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管内超声(IVUS)特点的关系。方法测定133例UA患者(UA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50例非冠心病(CAD)患者(对照组)的SUA水平,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IVUS定量分析,测量计算罪犯病变管腔处的外弹力膜横截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比较各组患者SUA及IVUS定量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UA患者SUA水平与斑块面积、斑块负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UA组的SU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且S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均明显高于SAP组(P<0.05)。UA患者SUA与IVUS检查指标斑块面积(r=0.368,P=0.001)、斑块负荷(r=0.479,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SUA水平与罪犯病变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UA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造影及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220例分为ACS组13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90例,同期住院非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3组均行颈动脉超声造影,采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斑块数目、斑块类型、斑块新生微血管等级评分、斑块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增强密度(density echo,DE)等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3组血浆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细胞表达水平,计算CD4~+/CD8~+。结果 ACS组和SAP组血浆CD3~+T淋巴细胞[(56.32±9.87)%、(54.33±10.08)%]、CD4~+T淋巴细胞[(36.44±8.12)%、(33.54±7.91)%]及CD4~+/CD8~+(1.84±0.65、1.25±0.57)均高于对照组[(50.37±9.36)%、(28.29±7.23)%、0.97±0.45],且ACS组高于SAP组(P0.05),CD8~+T淋巴细胞[(20.81±6.92)%、(22.76±6.85)%]均低于对照组[(25.38±6.41)%],且ACS组低于SAP组(P0.05);ACS组、SAP组颈动脉软斑比率(55.18%、37.08%)、PI[(0.75±0.09)、(0.58±0.07)cm]、DE[(3.47±0.71)、(2.69±0.65)db/cm2]、斑块新生微血管等级评分[(3.42±0.84)、(1.98±0.67)分]均高于对照组[13.89%、(0.26±0.05)cm、(1.78±0.52)db/cm2、(0.88±0.32)分],且ACS组高于SAP组(P0.05),TTP[(17.04±2.98)、(18.75±3.52)s]均较对照组[(20.57±3.19)s]短,且ACS组短于SAP组(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造影及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发现ACS患者颈动脉内斑块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炎性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250例,均接受320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计算总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calcification score,CCS),其中CCS=0者45例为对照组,CCS0者按CCS均值(CCS=87.8)分为低CCS组(CCS87.8)105例与高CCS组(CCS≥87.8)100例,检测3组患者血清E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低CCS组和高CCS组血清E2水平与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加重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CCS组患者血清E2水平[(9.02±1.6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11.38±1.92)ng/L]和低CCS组[(9.82±1.78)ng/L],血清IL-6[(135.92±10.75)μg/L]、TNF-α[(84.49±3.99)μg/L]、hs-CRP[(3.92±1.0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105.73±9.77)μg/L、(79.30±5.45)μg/L、(2.68±0.56)mg/L]和低CCS组[(126.66±11.09)μg/L、(82.48±4.69)μg/L、(3.05±0.96)mg/L](P0.05);低CCS组患者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CCS组和高CCS组患者血清E2水平与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507,P=0.015;r=-0.482,P=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血清E2水平降低、IL-6增高、TNF-α水平增高是加重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86,95%CI:1.441~4.208,P=0.009;OR=4.730,95%CI:2.513~6.948,P=0.008;OR=3.208,95%CI:1.755~5.226,P=0.006;OR=2.338,95%CI:1.656~4.512,P=0.011)。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E_2水平降低是促进冠状动脉钙化的重要因素,E_2水平降低导致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增强可能是影响冠状动脉钙化形成和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的性质与其社区高危人群常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经查颈彩超证实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广州本地社区高危人群的资料f共235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扁平斑、硬斑、软斑和溃疡斑)与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80岁以上患者溃疡斑明显增多(P=0.042);女性俨:0.000)及高血压俨=0.027)患者软斑的数量明显减少。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age)和收缩压(SBP)是影响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ORage=1.043,P=0.03QOR SBP,=1.026,P:0.024);女性及SBP是影响软斑形成的主要保护性因素(ORsex=0.321,P=0.000;OR SBP=0.970,P=0.006)。结论女性及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软斑生成相对较少,而80岁以上高龄患者溃疡斑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