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Opa相互作用蛋白5(OIP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PANC-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数据库分析OIP5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PANC-1、KP-3、BxPC-3细胞中OIP5 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OIP5基因沉默质粒的慢病毒(pGCSIL-shOIP5)和对照质粒慢病毒(pGCSIL-shCtrl),分别感染PANC-1细胞,分为OIP5基因沉默组和shCtrl对照组,5 d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慢病毒敲低效率,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OIP5基因沉默组和shCtrl对照组连续5 d进行MTT检测和细胞计数;OIP5基因沉默组和shCtrl对照组孵育10 d形成集落,Giemsa染色分别集落总数。结果胰腺癌中OIP5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OIP5高表达患者的总存活率显著低于OIP5低表达患者(P<0.05),且其无病生存率也显著降低(P<0.05);OIP5在MIAPaCa-2、PANC-1和KP-3中表达较高,而在BxPC-3细胞系中的表达较低;MTT检测结果显示OIP5沉默在第4和第5天显著降低了PANC-1细胞的增殖速率(P<0.01);OIP5沉默后细胞集落数(平均为9个)显著低于shCtrl对照组中的数量(平均为40个)(P<0.01);OIP5沉默后PANC-1细胞凋亡比例为8.3%显著高于shCtrl的4.5%(P<0.01)。结论OIP5在胰腺癌细胞系中异常高表达,OIP5基因可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集落形成,提示OIP5可能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作为癌基因发挥作用,从而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亚洲日月蛤多糖的分子特性,探讨其在干预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并纯化亚洲日月蛤多糖,采用凝胶排阻法对其分子量进行测定,应用PMP柱前衍生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检测。取5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小鼠。A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B、C、D、E组小鼠分别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30 ± 2)条/只;饲养第8周末,C、D、E组小鼠分别给予多糖、吡喹酮及多糖 + 吡喹酮治疗,B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第16周末,收集小鼠肝脏及血清,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及肝纤维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13水平。结果 亚洲日月蛤多糖相对分子量为11.7 kDa,其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组成。C、D组和E组小鼠血清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F = 63.525,P < 0.01),C、D组和E组小鼠血清IL?13浓度显著低于B组(F = 99.788,P < 0.01)。HE染色显示,B、C、D、E组小鼠肝组织均见不同程度虫卵结节和纤维化改变,A组小鼠肝脏正常,E组虫卵结节较B组少(c2 = 7.875,P < 0.05)。结论 亚洲日月蛤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作用,与吡喹酮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