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neuB1失活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O∶19突变株的感染致病力。方法由CJ O∶19野生株构建neuB1灭活的突变株,检测其对正常人血清杀菌活性的敏感性、运动力和自身凝集(AAG)活性,并与野生株进行比较。结果突变株对10%正常成人血清(normal human serum,NHS)杀菌活性的敏感性高于同源的野生株(P<0.05),孵育15min和60min后突变株存活率分别为(20.6±7.4)%和(9.6±3.6)%,而野生株分别为(36.9±5.9)%和(15.5±4.3)%,但突变株的运动力和AAG活性与野生株比较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uB1失活CJ O∶19突变株仍具有较强的感染致病力,因而应考虑灭活后突变菌株疫苗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
向淑利  唐兴江 《山东医药》2007,47(32):172-172
患者女,62岁。因小便障碍9d,伴双下肢无力3d入院。否认结核病史及与结核患者接触史。患者9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障碍,不能排出,3d前并出现双下肢无力,抬举下肢困难。不伴肢体疼痛、畏寒、发热、咳嗽、咯痰。内科查体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脑神经(-),双上肢正常。双下肢肌张力降低,肌力3级,左侧L1以下和右侧T12以下痛觉消失,深感觉正常,腱反射消失,病理征(-)。辅助检查:胸片和腹部超声正常。脊柱MRI:T8椎体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内稍长T1,稍长12异常信号,胸段脊髓稍增粗,信号不均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发病率高、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空肠弯曲菌(CJ)相关的轴索性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以CJ脂多糖(CJ LPS)、Ⅱ组以CJ LPS和锁眼形嘁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in,KLH)、Ⅲ组以KLH免疫,进行临床表现观察和坐骨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 Ⅰ组和Ⅲ组中没有动物临床发病.Ⅱ组中60%(6/10)的动物出现了肌肉无力表现.病理学检查Ⅰ组神经原纤维异常率14.3%(57/400),Ⅱ组神经原纤维率达17.3%(69/400).均明显高于Ⅲ组(X2=44.815,P<0.01;X2=58.394.P<0.01).Ⅰ组与Ⅱ组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轴索变性,二者病变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CJLPS+KLH免疫大鼠诱发出了发病率较高、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CJ相关的轴索性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DNA疫苗与脂质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疫苗(DNA vaccine)亦称是基因疫苗、核酸疫苗,是携带编码外源抗原的真核细胞重组表达质粒即质粒DNA,用其接种动物能在宿主细胞表达外源抗原,可引起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提供保护作用,是继灭活疫茵、减毒活疫苗、重组多肽亚单位疫苗之后的新一代疫苗。其化学结构为双链环状DNA,与传统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生产简单、价格低廉、低毒、能以天然形式的抗原提供给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全面(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操作性强等优点。它为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受到广泛的重视,H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片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硬化斑块厚度、稳定性的影响,并从抗血小板活化和抗炎反应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片,5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Crouse斑块积分法计算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检测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表面活性标志蛋白CD62 p,CD63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水平;检测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瘀证评分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MT厚度低于对照组,斑块个数少于对照组,Crou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max,Vmin快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62p,CD63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和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服活血通脉片干预颈动脉易损斑块,能缩小斑块,使斑块厚度变薄,改善颈动脉血流,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和抗炎症反应,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还能调节脂代谢,降低血瘀证积分,这些都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孔洞脑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随访分析我院神经科、儿科5年来收集7例孔洞脑病例,均经CT或MRI证实,了解其围产期情况及生产史、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测定、病理表现.结果:5例患者在围产期或婴幼儿时期有感染或外伤,2例其父母已经去世无法求证;发病年龄主要在8~78岁,主要症状为智力发育迟滞、癫痫发作、头昏;孔洞位于大脑半球者6例,小脑者1例,都为单病灶;语言测定正常者6例,视空间检查正常者4例,韦氏智商测定80分以上6例,1例78分;1例患者开颅手术引流,取组织病检腔壁为结缔组织.结论:孔洞脑可发生在各部位,与围产期或婴幼儿时期有感染或外伤有关,成年后与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有关,神经症状可早或晚出现,症状、预后与部位及其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锌值与白蛋白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锌值与白蛋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采用补锌治疗改善病毒性肝硬化病人预后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6年4月,介于22~75岁间,病毒性乙型或丙型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共38例,其中慢性乙型31位,慢性丙型肝炎7例。采用生化分析仪AU2700和BH5100吸收光谱仪分别测定患者肝功能血脂和血清锌值。记录其结果,统计分析锌与各检验值间关系。[结果]生化检验总蛋白(72.5±1.8)g/L,白蛋白(32.4±0.57)g/L,总胆红素(15.7±1.4)μmol/L,胆固醇(4.9±2.1)mmol/L,甘油三酯(1.8±0.9)mmol/L。血清锌值为(7.1±1.2)μmol/l;随着白蛋白下降,血清锌值与其呈显著的关系性(r=0.635,P=0.043),与其他检验值皆无相关性。[结论]虽然多数病毒性肝硬化病人营养状态尚可,但血清锌值降低,且与白蛋白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尤其白蛋白低于35.0g/L时,血清锌值有55.2%患者小于7.0μmol/L。适量的补充锌,可改善肝硬化病人肌肉痉挛(占38例中的31.5%)、味觉迟钝(占38例中的56.3%)等症状,促进恢复肝性脑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ALD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12岁,缓慢起病,有阳性家族史4例,首发症状: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6例,视力下降2例,听力下降2例,步态不稳1例,皮肤发黑4例,抽搐1例.6例患者血、尿皮质醇下降,ACTH升高.3例患者血浆饱和极长链脂肪酸(VLCFA)不同程度增高.16例头颅MR显示双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对称分布的蝶形病灶.VEP异常2例,BAEP异常1例.脑电图检查11例,背景活动出现慢波7例.结论 ALD临床特点为进行性智力及肢体肌力下降,视力及听力降低,特征性的头颅影像学改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及血浆VLCFA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euB1失活空肠弯曲菌0:19突变株灭活全菌苗的免疫原性及其对抗野生株攻击的免疫保护性.[方法]以neuB1失活空肠弯曲菌0:19突变株灭活菌体,经鼻途径以不同剂量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肠腔灌洗液和血液中的抗体滴度;并以5×109 cfu野生株进行攻击,计算疾病指数.[结果]免疫后7 d肠腔灌洗液中的抗CJ特异性slgA和21 d血清中特异性IgG及IgA滴度均显著增高;免疫组的疾病指数分别由0.90降至0.30~0.34,保护率为62%~67%.[结论]neuB1失活CJ 0:19突变株灭活全菌苗经鼻免疫,能诱导动物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具有显著的免疫原性;能有效保护免疫小鼠免受野生株的攻击,基于该突变株良好的免疫活性且无分子模拟所致的神经毒性,有望成为理想的全菌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0.
neuB1基因失活空肠弯曲菌突变株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构建唾液酸合成酶基因1(neuBl)失活、脂多糖(LPS)中唾液酸(SA)缺失的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O:19突变株,以确认Cj LPS中,含SA基团的终端GM1样结构在Cj相关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发病机理中的关键作用。方法从已有neuB1基因失活的Cj肠炎相关菌株O:2 DNA中,将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m^R cassette)的neuB1突变片段——neuB1::Km^R克隆到pGEM-T载体,形成突变载体pGEM-neuB1::Km^R,进一步转化到与GBS相关的Cj O:19野生株,获得Cj O:19突变株,行PCR和RT-PCR鉴定。SDS-PAGE分析Cj LPS,过碘酸-间苯二酚和酸性茚三酮反应法分别检测Cj LPS中SA。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结合反应检测Cj菌体裂解物及LPS中神经节苷脂GM1模拟结构。最后以突变株及其同源野生株LPS为抗原分别免疫豚鼠,第5周取坐骨神经原纤维分离。结果neuB1基因突变片段——neuB1::Km^R成功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而构建得neuB1基因失活的Cj突变株。后者LPS已丧失SA基团且不能与CTB结合,表明其菌体裂解物和LPS中已不存在GM1模拟结构。野生株LPS免疫组中,17.3%的坐骨神经原纤维发生免疫性损伤,明显高于PBS对照组(1.6%)和突变株LPS免疫组(2.4%);而突变株LPS免疫组与PBS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neuB1基因失活的Cj O:19突变株,其LPS已缺失野生株所具有的SA基团及与GM1的分子模拟特性,且不能再诱导活体动物的周围神经免疫性损伤,有力证实了关于Cj LPS诱发GBS的分子模拟推论,SA是该交叉免疫反应中抗原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