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方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和中医推拿对痉挛型脑瘫尖足畸形患儿痉挛程度、踝关节活动度以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干预方案基础上增加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中医针刺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中医推拿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个月;中医针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儿的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APROM),同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D、E功能区评分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估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 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APROM、GMFM和CSS评分均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的APROM、GMFM和CSS评分分别为(78.72±8.25)°、(79.80±9.95)分和(8.68±1.63)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中医推拿的基础上增加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中医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粗大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2.
3.
对近年痉挛型脑瘫尖足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述。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对于痉挛型脑瘫尖足的治疗主要有: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中医康复治疗、药物治疗、踩足矫形器、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部分缺陷。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总结、分析痉挛型脑瘫尖足的治疗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性脑性瘫痪(CP)尖足畸形患儿的痉挛程度及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47例痉挛性CP尖足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粗大运动训练及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治疗,所有患儿均共计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时,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对2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2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疗效评价结果组间及组内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获得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11)号],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Ⅱ级、Ⅲ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SS及GMFM分值组间比较:治疗前,2组患儿CSS及GMFM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CSS分值分别为(10.5±1.9)分、(7.6±1.7)分、(7.0±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9±1.7)分、(8.6±1.6)分、(8.2±1.8)分;而GMFM分值分别为(66.7±9.5)分、(79.6±10.1)分、(90.2±10.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9.1±8.8)分、(73.1±11.2)分、(81.5±12.6)分,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2.662, P=0.011; t=-2.022, P=0.049; t=-2.374, P=0.022;GMFM分值:t=6.588, P<0.001; t=2.086, P=0.043; t=2.532, P=0.015)。③CSS及GMFM分值组内比较: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CSS分值均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2.1±1.7)分,GMFM分值均分别高于治疗前的(49.5±7.9)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11.632、-26.432、-32.111,GMFM分值:t=9.091、14.159、17.352;均为P<0.001);治疗1个月时,对照组患儿CSS及GMFM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对照组患儿CSS分值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2.0±1.6)分,GMFM分值分别高于治疗前的(48.5±8.5)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18.247、-17.109, GMFM分值:t=10.366、11.723;均为P<0.001)。 结论在常规粗大运动功能训练及中医推拿治疗基础上,联合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疗法,治疗痉挛性CP尖足畸形患儿起效更早,能进一步缓解肢体痉挛、减轻下肢尖足异常程度、提高下肢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学生的学习促进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3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带教,观察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带教。于教学前后分别调查学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同时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测试评分。结果:实习带教6个月后,观察组学生对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的满意度较高。2组学生成绩、患者满意度均较实习带教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学生成绩、患者满意度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实习带教基础上辅以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操作能力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