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杏外种皮多糖 (Ginkgobilobaencarppolysacharides ,GBEP)对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皮质MDA、海马SOD活力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D 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 ,以低、高GBEP浓度给实验组灌胃 ,对照组和衰老组灌等量生理盐水 ,连续 6周后进行水迷宫、爬杆、负荷实验 ,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 ,测定脑MDA含量 ,海马SOD的活力。结果低浓度、高浓度银杏外种皮多糖有对抗D 半乳糖减退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P <0 .0 5 ) ,使脑内MDA含量下降 ( 1.70± 0 .3 4vs 2 .97± 0 .74,P <0 .0 1) ,海马中SOD活力升高 ( 5 6.0 0± 16.0 6vs 44 .0 2± 15 .68,P <0 .0 1)。结论银杏外种皮多糖可提高动物学习记忆能力 ,增强抗氧化能力 ,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
5-HT灌流幼年组及成年组大鼠脑片。幼年组66.7%额叶后部Ⅳ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幅度降低73.9%,膜电位和膜电阻无变化;此作用为5-HT1β激动剂TFMPP模拟,为5-HT1A/1β拮抗剂pindolol阻抑;5-HT不降低低钙高镁液中谷氨酸钠的去极化反应。提示幼年期5-HT经突触前膜5-HT1β受体抑制突触传递。5-HT灌流使成年组60.9%神经EPSP降低36.2%,伴随  相似文献   
3.
元·吴瑞<日用本草>记载,银杏"味甘平",可"敛肺气、定喘咳、止带浊、缩小便",具有温肺益气、延缓延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银杏外种皮是银杏果实肉质层,俗称白果衣胞,约占银杏整个种实的70%.近年研究发现,银杏外种皮具有延缓衰老、祛痰止咳、扩张支气管、降低血压、增加组织血液灌流、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1].外种皮中含有内酯、双黄酮、酚酸和多糖等多种成分[2],其中哪些成分具有抗脑衰老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利用D-半乳糖建立脑衰老模型,探讨银杏外种皮内酯对衰老脑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旨在寻找银杏外种皮中延缓衰老的有效成分,以利于银杏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外种皮内脂对抗D-半乳糖衰老小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外种皮内酯对抗D-半乳糖所致衰老过程的作用.探讨银杏内酯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计连续42dSCD-半乳糖,造成小鼠衰老模型,用Y迷宫、Morris水迷宫实验及测定小鼠海马SOD和GSH-Px及脑组织MDA的方法来检验银杏内酯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银杏内酯可显著改善D-半乳糖所致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损害.高、低剂量银杏内酯组比模型对照组的Y迷宫、Morris水迷宫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显著性改善(P<0.05)、小鼠海马SOD含量增多(P<0.05)、GSH-Px含量增多(P<0.05)、脑组织MDA含量减少(P<0.05).结论:银杏内酯能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减少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在生理学难点内容的教学中引入数学乘法法则 ,用乘法法则阐明细胞膜电位变化的规律 ,判定眼震颤运动方向、肾小管对水及Na+ 的通透性和主动脉瓣及房室瓣的开闭时期 ,推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凝血与纤溶等对立系统拮抗剂和激动剂的生理作用等 ,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 ,加强对难点内容的理解 ,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6.
7.
大鼠"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缓解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史明仪  陈琦  周华珠 《中国针灸》2002,22(12):833-836
目的:了解“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NTG)防治急性心肌缺血(M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PPT)造成MI模型,以“内关”注入NTG缓解MI的心电图变化为指标,观察保留与切断G6-T2脊神经前后根9VDS)、以及毁损脊神经节(DRG)的影响,并与舌下运用NTG进行比较。结果:切断VDS对“内关”注入NTG缓解MI影响不大,毁损DRG后MI加重并恢复延迟,“内关”比舌下运用NTG防治MI的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内关”注射NTG可作为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内关”-DRG-心脏间存在不依赖于中枢的神经短反射通路。  相似文献   
8.
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 (NTG)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 ,与舌下含服NTG组和针刺内关穴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 ,内关穴注射NTG组即时疗效同其它两组 (P >0 0 5 ) ,长时疗效和治愈率优于其它两组 (P <0 0 5及P <0 0 1) ,说明内关穴注射NTG是防治冠心病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鼠心及内关神经传入在脊神经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切断大鼠左侧脊髓 C8~ T2 前后根 ,隔断中枢与外周神经联系。运用细胞外记录技术 ,在左T1脊神经节(DRG) 中记录到 34 .1% (2 8/82 ) 放电单位 ,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PPT) 引致急性心肌缺血及电针刺激内关穴均起反应 ,两种兴奋传入彼此存在时间依赖性抑制。提示躯体 - DRG-内脏间存在神经短反射通路 ,可能是经穴与内脏特异联系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银杏外种皮多糖抗小鼠衰老的作用。方法 :实验用小鼠腹腔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以银杏外种皮多糖作为抗衰老实验药物灌服。六周以后 ,与对照小鼠比较在行为、记忆及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的差异。结果 :银杏外种皮多糖可增强小鼠脑内SOD、GSH Px的活性 ,提高小鼠的记忆学习能力。结论 :银杏外种皮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