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对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研究,一般限定在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而采用强迫振荡技术检测肺气道阻力及周围肺弹性在术前和术后恢复中的意义,较少有人研究。笔者对200例需行肺切除手术患者,于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肺通气功能及强迫振荡仅检测肺功能,对比分析其结果,依其规律来预测肺切除术后的肺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 ,并分析相关的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 60例肺癌患者、15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和 15例正常健康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 ;肺癌组还进行了术后第 2、7、14和 2 8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测定。结果  1.除CD8+ 外 ,肺癌组术前各项检测指标与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肺癌组术后第 2天 ,CD3 + 、CD4+ 、CD4+ /CD8+ 和NK细胞较术前显著性降低 ,而CD8+ 显著性升高 (P<0 .0 1) ;术后第 7~ 14天 ,各项指标基本上恢复到术前水平 (P >0 .0 5 ) ;术后第 2 8天 ,CD3 + 、CD4+ 、CD4+ /CD8+ 和NK细胞均较术前显著性增加 ,而CD8+ 显著性减少 (P <0 .0 5 )。 3 .术前ⅢA期和ⅢB期与ⅠB期比较 ,术前淋巴结转移N2 组与N0 组比较 ,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2 8天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与剖胸探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14天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相比较 ,T细胞亚群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 ;肺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态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 ;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术前细胞免疫功能有相关  相似文献   
3.
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癌复发,往往采取姑息治疗,且预后极差。1985年1月至2000年1月我科对14例此类患者行余肺切除手术治疗,占同期原发性肺癌切除1856例之0.75%,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男10例,女4例。年龄49~65 岁,平均58.5岁。首次手术1例,为左下叶局部切除。余13例均为肺叶切除,其中右下叶3例,右中下叶2例,右上叶3例,左下叶3例,左上叶2例。首次手术至再次手术间隔时间17个月至4年,平均35个月。病理类型为鳞癌11例,腺癌2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例。再入院的主要症状为咳嗽(13例),咯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的发生及预后特点,优化处理方案,提高5年生存率。方法:1997年初~2004年底10年间经手术切除893例非小细胞肺癌,显微镜下发现支气管残端癌阳性者89例,配以同期根治性肺癌切除574例进行发病及生存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的发生率与不同的肺切除术式,病理学类型及PTNM分期无关。结论:但预后以鳞癌最好,并依PTNM分期的增加生存率逐渐下降。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Barrett食管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是形成食管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而对Barrett食管的研究成为上消化道疾病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在Barrett食管的发病机制、与食管腺癌的关系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K细胞癌临床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支气管K细胞癌的恶性度、间表现及预后等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光镜电镜或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支气管典型类癌24例,在典型类癌19例和小细胞肺癌325例资料。结果 小细胞肺癌男性多,典型、非典型类癌女性多;典型类癌病人平均年龄小于非典型类癌和小细胞肺癌者,且平均病程长,而小细胞肺癌病程短,非典型类癌者居中;镜下典型类癌息肉样病变多,非典型类癌和小细胞肺癌菜花病变多;典型类癌活检阳性率低于非  相似文献   
7.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根据模式不同,可提供呼吸支持及血流动力学支持.ECM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展现的显著优势及其氧合器、驱动泵及肝素涂层管路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其在胸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探索.目前,ECMO除了可...  相似文献   
8.
张明  张逊  卢喜科  孙大强  韩红利  韩兴鹏 《肿瘤》2012,32(7):531-53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肺内第12和13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1例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共取得淋巴结2154枚,平均每例15.3枚,转移率为13.1%.141例患者中55例有胸内淋巴结转移,其中N115例,N1+N2 28例,跳跃性N212例,转移率为39.0%.常规病理检测无纵膈及肺内淋巴结转移患者93例中检出单纯第12或13组淋巴结转移者7例,检出率为7.5%.T2期肺内第12和13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T1期(P<0.05),第12和13组淋巴结在低分化及中分化肺癌中的转移率分别为25.0%和8.9%(P<0.05),周围型肺癌肺内第12和13组淋巴结转移率要显著高于中央型肺癌(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肺内第12和13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有密切关系.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第12和13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1]是口咽颈部感染下行引起的纵隔化脓症,以牙源性发病占多数.临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1990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共诊治12例DNM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颈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8年9月施行281例经颈部纵隔镜检查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经气管前间隙向下方探查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26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95.4%(268/281)。术前诊断不明23例全部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病理符合率56.9%(41/72),良性病变术前诊断病理符合率87.4%(104/119)。结论经颈部纵隔镜检查术对单独或伴有纵隔内肿块的胸部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不明的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尤其适合,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肿瘤者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