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加快医院后勤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对后勤供应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医院改革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后勤部门的改革势在必行.据笔者了解.不少医院的后勤工作,目前实行的仍然是计划经济管理的旧模式,这一模式实行的结果,已出现不少弊端。因此.必须对整个后勤部门的内部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强化后勤职工的市场经济意识.使不合格和违反实际需要的商品消灭在采购过程中.使跑、冒、滴、漏现象减少直至杜绝.同时.后勤科室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由于后勤部门科室较多.可以成立一个综合经营总公司,总公司管辖后勤各大小科室。总公司财务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评估miRNA和发光学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肺癌早期诊断寻找新的思路.方法:1.筛选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肺腺癌(ADC)患者65例、肺鳞癌(SCC)患者63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31例、肺良性疾病者50例及健康者50例.2.检测miRNA200a、miRNA660、miRNA486及CEA、SCCA、NSE在各组受试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3.统计学处理.4.制作ROC曲线,评估血清中miRNA200a、miRNA660、miRNA486及CEA、SCCA、NSE表达水平对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肺癌患者各组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miRNA200a、miRNA660、miRNA486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01),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CEA、SCCA、NSE的检测水平,肺癌患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患者各组与肺良性疾病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ROC曲线评估肺癌患者血清中各项指标:miRNA200a、miRNA660、miRNA486及CEA、SCCA、NSE的ROC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6%,93.2%,95.9%,74.4%,67.5%,76.2%;其CV%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1%,95.7%,96%,95.3%;1.0%,95.1%,92.8%,93.7%;6.0%,96.8%,98%,97.5%;12.7%,75.6%,72.1%,71.7%;12.2%,69%,65%,68.6%;9.2%,77.3%,74%,73.5%.结论:血清中miRNA200a、miRNA660、miRNA486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无创通金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γ干扰素(INF-γ)联合检测在鉴别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50例癌性胸腔积液、5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MIP-1α和INF-γ的浓度,评价MIP-1α和INF-γ联合检测在判断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结核性胸水组胸水中MIP-1α、INF-γ水平分别为8.812+1.961pmol/L、5.349+1.569μg/L,明显高于恶性胸水组2.981+1.289 pmol/L、2.447+0.82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胸水组患者胸水中MIP-1α和INF-γ呈正相关.结论 MIP-1α和INF-γ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MIP-1α和INF-γ在胸腔积液中联合检测对判断恶性和结核胸腔积液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病例为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和35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sVCAM-1和sPECAM-1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ECOPD治疗前组D-二聚体[(4.49±1.47)mg/L]明显高于治疗后组[(1.98±0.92)mg/L]和对照组[(0.44±0.14)mg/L],治疗后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组sVCAM-1[1(11±5)n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组[(8±4)nmol/L]和对照组[(7±4)nmol/L];治疗后组sPECAM-1[(61±13)p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组[(36±8)pmol/L]和对照组[(43±10)pmol/L],对照组也明显高于治疗前组;治疗前sVCAM-1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759,P<0.01),治疗前sPECAM-1与D-二聚体、sVCAM-1均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045和0.078,P均>0.05);治疗后sPECAM-1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548,P<0.01),治疗后sVCAM-1与D-二聚体、sPECAM-1均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032、0.143,P均>0.05);对照组D-二聚体、sVCAM-1及sPECAM-1三者之间均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7、-0.121和0.035,P均>0.05).结论 D-二聚体、sVCAM-1在AECOPD显著增高,表明AECOPD存在血栓前状态,提示D-二聚体和sVCAM-1可作为判断AECOPD并发血栓前状态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sPECAM-1在治疗后显著增高,可能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起对抗血栓前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血栓前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机制复杂,炎症起中心环节的作用.激活的炎症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它们破坏肺结构和(或)促进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同时也能和凝血系统相互作用,是其导致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已证实COPD时常发生肺血管微血栓栓塞,存在PT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血凝酶在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8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氧疗、止血治疗,观察组待患者咯血量50m L后采用BAL联合血凝酶治疗,疗程7天。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肺功能进行测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后退热、咳嗽咳痰、湿啰音、咯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肺功能FEV_1、FEV_1/FVC、FEV_1、PEF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AL联合血凝酶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在判断肺结核活动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颐性分析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各60例及4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清中IP-10和MIP-1α的水平.根据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组IP-10和MIP-1α的检测值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