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27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两组病例各期增强CT值,利用公式灌注值P=CT静脉期-CT平扫期、廓清值C=CT静脉期-CT延迟期、绝对廓清灌注指数APC=(C/P)×100%及相对廓清灌注指数RAPC=(C/CT静脉期)×100%得到相关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鉴别两者的最佳价值。结果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直径较结节样增生更大;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病灶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结节样增生,且两者灌注值P、廓清值C、APC及RAPC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位置、对侧肾上腺萎缩及动脉期CT值对鉴别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型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型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型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大黄十种不同煎煮法的部分药效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大黄十种不同制备方法的煎液对小鼠致泻作用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比较。分别煎沸10、30、60min,结果表明时间越长,致塘作用愈强,抑菌作用也有类似趋势;但煎沸120min则致溏和抑菌作用反而减弱。抑菌作用以煎沸30min的最强;致溏作用以煎沸60min的最强。综合考虑,以煎沸30~60min最理想。直接将大黄加入沸水中(后下)的其致稀便倾向在全部十种煎法的煎液中最强。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的CT、MRI检查价值及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CT、MR扫描价值。方法:64例食管癌使用GEMAX640型CT机扫描48例,0.3T永磁型MR机扫描34例,进行手术前后对比。结果:CT组术前判断可切除42例,实行切除40例,判断不能切除者6例,实际不能切除4例,符合率91.7%;MR组符合率88.2%。结论:CT、MRI对食管癌能作出术前切除可能性估价,CT、MR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以MIC相对值为指标,观察黄连、黄芩、甘草煎液单味或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黄连与黄芩配伍,黄芩的抑菌作用有所降低,但黄连则未见降低;黄芩多于黄连时,黄连的抑菌作用似有增强。黄连与甘草配伍,无论比例如何,配伍后的抑菌作用均呈降低趋势。当三药同时配伍时,黄连、甘草的抑菌作用不变,或反增强,只有黄芩的抑菌作用有减弱趋势。黄连与黄芩、甘草两两配伍,单独使用时,其抑菌作用似不如组成三药配伍。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犬肝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支架置入的成功率、贴壁性、支架内狭窄率及支架内皮化等诸方面探讨犬肝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的可行性。方法成年毕格犬8只,全麻下采用介入技术在其肝右动脉/肝固有动脉内置入球囊扩张式可膨胀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膜支架,置入后即刻及术后2、4和12周行DSA复查,观察支架置入过程及其造影表现、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架均输送到位并顺利置入8只犬肝右动脉/肝固有动脉;支架释放后贴壁性能良好,所隔绝的动脉分支未显影;以管腔丢失>50%为明显狭窄标准,2周复查时有2只犬出现支架内明显狭窄,12周复查时有3只犬出现支架内明显狭窄(3/8)。病理显示2只犬为血栓形成、1只犬为内膜增生所致;5只犬支架出现完全内皮化(标本3个不同取材部位均完全内皮化),3只犬支架内皮化不完全(标本3个取材部位至少有1处未内皮化);支架两端较中央部更易形成内皮化;支架置入前后,所有犬肝功能均未出现显著改变。结论球囊扩张式覆膜膜支架能够顺利置入犬肝动脉,并且具有良好的贴壁性,能形成完整的内皮化,不会对肝功能带来影响。覆膜支架的犬肝内动脉置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覆膜支架在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覆膜支架在外周血管病变中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其他动静脉畸形,最近有人将其应用于创伤性病变和PTA、TIPS等介入操作之中,效果显著,但是术后内皮化进程较长以及较高的再狭窄率仍是困扰覆膜支架临床应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低张水灌肠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分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大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内镜诊断或怀疑大肠癌的患者行MSCT动态3期增强扫描,以横断面图像为基础,结合多平面重组(MPR),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53例大肠癌有分期研究价值。MSCT检出了全部大肠癌,敏感度为100%,对大肠癌TNM分期的准确度为83.0%(44/53),其中T分期准确度为94.3%(50/53),N分期的准确度为86.8%(46/53),M分期的准确度为98.1%(52/53)。结论MSCT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能较准确地确定中晚期大肠癌的侵犯范围和肝脏转移,TNM分期准确度较普通螺旋CT有明显提高;增强门脉期或平衡期对TNM分期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交叉学科的视角,阐述了交叉学科教育的概念体系、发展现状等,分析了影响促进学科交叉及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原因,探讨了促进学科交叉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