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41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时行运动平板心电图(TET)、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比较三者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3月~2007年2月收治的在临床上疑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甲减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当以甲减性心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时,易误诊为原发性心脏病变,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现报道1例原发性甲减被长期误诊为冠心病心衰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IP)第二保护穿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戎对调亡抑制基因bcl-2、bcl-xfl蛋白表达的调节。方法: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1)IP+IR24h组TUNEL法阳性心肌细胞核数量及阳性心中总心肌细胞核数的百分比均明显少于IR24h组(P〈0.05-0.01);92)IP+IR24h组表达bcl-2、bcl-xl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数及阳性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免疫相关的大中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树突状细胞(DC)是联系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在启动机体免疫应答和维持免疫耐受中处于中心地位。本文综述了动脉壁中的DC亚群组成以及DC亚群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免疫中的作用,包括摄取脂质、释放细胞因子和通过调控T细胞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总结了基于DC疫苗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n=8):术前给予生理盐水干预;血塞通治疗组(X,n=8):术前给予血塞通注射液600 mg/(kg·d)腹腔注射给药3天;假手术组(S,n=8):术前处理同MIR组.MIR和X组大鼠在结扎左前降支30分钟后行再灌注240分钟.S组所有操作同MIR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左前降支.分别于缺血再灌注240分钟采血,S组取相同时点采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变化.结果 与X组和S组比较,MIR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P<0.001),MDA、cTnI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S组比较,X组血清SOD、MD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清cTnI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血塞通可能通过减少MDA的产生,增加SOD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早期以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蛋白酷氨酸激酶(Pe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激动剂和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IP效能发挥通路中央PKC和PTK的关系。用TUNEL法检测I/R心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1、IP早期能显著降低I/R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63例确诊为冠心病并且行PCI手术的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的hs-CRP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运用Gemini评分对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完成手术后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分析患者hs-CRP水平和血管病变支数、Gemini评分以及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在高血压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CRP水平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44,P<0.001),而hs-CRP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现负相关关系(r=-0.18,P=0.003);随着患者Gemini评分的升高患者hs-CRP水平也同样升高,Gemini评分为重度血管狭窄和中度、轻度血管狭窄患者的hs-CRP水平分别为(17.11±9.58)、(10.02±3.59)、(4.11士1.62)mg/L,3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1,P<0.05).术后6个月内3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2.1%、52.9%和5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23,P=0.001),并且靶病变血运重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22,P=0.022).hs-CRP水平是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6,95%CI:1.31~3.42,P=0.005).结论 血清hs-CRP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器(HDP)是近年来较新型的开放式呼吸器,具有氧合作用好、增加通气等特点,可弥补单纯高频通气时CO_2潴留,同时又避免了COPD病人采用膈肌起搏器治疗时的急救功能不足。本文通过20例COPD患者经HDP治疗前后的FVC(用力肺活量)、FEV_1(第一秒时间肺活量)、PaO_2(动脉血氧分压)及PaCO_2(二氧化碳分压)观察以探讨HDP对COPD病人通气和血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加速度(+Gz)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小型猪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左前降支丝线环扎法建立冠脉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组(≥70%)动物模型,分别给予间断高强度+Gz暴露,观察各组心率变化以及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变化。结果基础心率重度狭窄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5),高强度+Gz暴露后即刻、10 min各组心率均显著增快(P0.01),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组心率较健康对照组进一步增快(P0.01),重度狭窄组心率增快持续超过30 min,其余各组心率在+Gz暴露后30 min恢复正常;+Gz暴露前,重度狭窄组血浆Ad、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1),暴露后各组血浆AD、NE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轻度、中度狭窄组至暴露后30 min时恢复正常,重度狭窄组持续超过30 min(P0.01)。暴露后10 min时中度及重度狭窄组血浆Ad、NE水平均较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显著增高(P0.01);+Gz暴露前各组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z暴露后即刻各组血浆D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DA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血浆DA水平于10 min时恢复正常。结论 +Gz暴露可激活冠脉狭窄小型猪交感神经系统、增加血浆儿茶酚胺(Ad、NE、DA)水平,冠脉狭窄≥50%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或极高危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为寻找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65例(EH1组)、低或中危EH患者35例(EH2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1组和EH2组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和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rP〈0.01);与EH2组比较,EH1组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和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可能参与了高危或极高危EH的病理生理过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CP-1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