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俊琪 《河北医药》2008,30(9):1368-1368
我科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NSCLC)36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刘俊琪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例1.患者,女,83岁。主因黑便3d入院。患者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黑色稀便,无腹痛,发热及恶心,呕吐。腹泻量及次数均多,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组织速度峰值(Sm)和组织位移峰值(D)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供血节段与非梗死相关动脉(NIRA)供血节段急性期的变化,并与正常人相应节段比较,探讨Sm和D能否敏感地评估缺血心肌、坏死心肌。方法以31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壁AMI 14例,IRA为前降支(LAD);下壁AMI 17例,IRA为回旋支(LCX)10例,IRA为右冠状动脉(RCA)7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获取其标准心尖二腔、长轴、四腔彩色组织多普勒,描记心肌各节段的TVI、TT曲线,测量基底段、中段、心尖部收缩相峰值。并与42例正常人对照分析。结果AMI患者的Sm和D与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在前壁和前间隔所有IRA基底段、中段和部分NIRA基底段、中段峰值减低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1、P〈0.05),峰值减低程度IRA大于NIRA;在侧壁、下壁、后壁和室间隔所有NIRA基底段、中段和部分IRA基底段、中段峰值减低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1、P〈0.05),峰值减低程度NIRA大于IRA。AMI患者的Sm和D在IRA和NIRA比较提示我们,在前壁AMI组(除外前壁的Sm),前壁和下壁的基底段、中段的Sm和D可以区分梗死与非梗死心肌(P〈0.05);在下壁AMI组(除外下壁AMI患者的Sm)侧壁、前间隔、后壁和室间隔中段的Sm和D可以区分梗死与非梗死心肌(P〈0.05)。结论AMI患者的Sm和D与正常人比较不仅能够在急性缺血早期无创、定量、准确、敏感地区分正常及缺血、坏死心肌,也能够评估IRA和NIRA的缺血、坏死心肌,为临床提供了可床旁测量、方便快捷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国人预期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高龄老年人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老年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通过对116例9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9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生理性老化和老年慢性疾病的共同作用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与实性心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116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脏情况;房颤患者与窭性心律患者比较。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房颤患者比较。结果 老年房颤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瓣膜退行性改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率高于窦性心律者(P〈0.05或P〈0.01);老年房颤患者的房室径及面积与窭性心律患者问差异有显著性(P〈0.01);持续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和面积与阵发房颤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老年房颤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26例不同部位心肌梗塞患者及64例正常人左室形态和功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肌梗塞患者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袖缩短率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陈旧心肌梗塞患者的左室扩大更为明显.陈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功能减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458例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充盈脉冲多普勒参数的评价北京市第六医院超声波室(北京100007)刘俊琪,刘晓菲,薛爱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临床研究心脏功能提供了一个有效、无创而可靠的方法。众多的研究表明,左心室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参数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可...  相似文献   
8.
应用SR—CV300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对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探讨这一技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心肌梗死(MI)病人冠脉重建术(CRV)后心室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心肌死病人,在冠脉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以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5,10,15,20,25,30ug.kg^-1.min^-1)连续静注5min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下,CRV前后患者的心率,收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二尖瓣脱垂和腱索断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中老年二尖瓣脱垂和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像。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对54例中老年二尖瓣脱垂和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二尖瓣脱垂组中性别无明显差异,前后叶无明显差异,二尖瓣返流以中度为主(73.1%);二尖瓣腱索断裂组中,男性(67.9%)多于女性(32.1%),腱索断裂后叶(60.7%)多于前叶(39.3%),二尖瓣返流以中重度为主(92.9%);心脏结构改变腱索断裂组重于脱垂组。结论:中老年患者二尖瓣脱垂和腱索断裂的超声心动图具有明显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