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接受膀胱肿瘤根治手术的患者行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结果 15例术后随访2~25个月,平均12.3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均无瘤生存;术后4周自主可控排尿,白天完全自控排尿15例,夜间完全自控排尿13例,2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80~350 ml,平均310 ml;最大尿流率13~25 ml/s,平均17 ml/s;无输尿管反流及狭窄,无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肾功能正常.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是目前一种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并建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heart valve replacement,HVR)后患者预后风险模型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外科2015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26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重症HVR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建立相应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与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805,95%CI:1.865~12.381)、术前心功能分级(OR=4.632,95%CI:1.887~11.373)、主动脉阻断时间(OR=1.920,95%CI:1.323~2.787)、体外循环时间(OR=1.822,95%CI:1.105~3.004)、抗凝不当(OR=3.373,95%CI:1.623~8.607)为患者术后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基于该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评估。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建模集和验证集的C-index指数分别为0.957(95%CI:0.8...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和分析小儿双供肾整体移植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移植科2011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6例小儿双供肾整体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移植肾存活率、移植肾丢失以及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 还包括蛋白尿, 出血等。随访3年, 观察患者生存率及血清肌酐变化。结果术后1年、3年的移植物存活率均为83%(30/36), 移植受者存活率均为100%(36/36), 移植物长期存活的30例受者中, 术后3年血肌酐水平持续下降。移植肾丢失发生率为16.7%(6/36), 其他并发症包括泌尿系统并发症16.7%(6/36)、出血11.1%(4/36)等。蛋白尿的发生比例逐步下降, 大部分在随访期间消失。结论小儿双供肾整体移植具有良好的长期移植肾功能和存活率, 是一个增加供体库的可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PTLD)是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SOT)之后常见的并发症[1].PTLD为一组异质性病变,包括多种组织病理学类型,从反应性多克隆 B 细胞良性增生到恶性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耐药的发生及与移植类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HSCT的患者18例,采用FQ-PCR法监测HCMV-DNA水平。HCMV-DNA阳性患者给予GCV抢先治疗。结果:8例患者发生HCMV感染(44.4%),其中7例为不全相合无关供体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者。发生HCMV感染的8例患者中有7人出现GVHD,其中出现Ⅲ度及以上GVHD有5例(71.4%),均为UCBT者。GCV耐药2例,均为UCBT后。结论:UCBT患者HCMV感染及GCV耐药高,GVHD与HCM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老年患者选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同时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MVR)(BV)与CABG行二尖瓣成形(MVP)的早、中期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7-06因IMR行CABG+MVR(BV)或CABG+MVP的老年患者59例,比较其围手术期超声心动图指标及术后第1、2、3、4、5年随访资料。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再次行二尖瓣手术、术后出现心力衰竭和二尖瓣重度反流。结果:CABG+MVP(BV)组与CABG+MVP组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主动阻断时间、心力衰竭及死亡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BG+MVP(BV)组术后重度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CABG+MVP组(P0.05)。CABG+MVP(BV)组与CABG+MVP组手术前后LVEF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左心房内径(LAD)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CABG+MVP(BV)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1.5个月,CABG+MVP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2.8个月。两组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MVR(BV)与CABG+MVP治疗老年IMR的手术风险、中远期心功能与死亡比例差异不明显。CABG+MVP术后有出现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可能,CABG+MVR(BV)纠正反流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提供实习教学模式。方法:通过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建立科学的导师遴选制度和培训体系,规范考核和论文答辩内容等方法,统一实训基地培训内容,强化实习基地教学能力建设。结果:通过深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了实习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培养的质量。结论:规范临床实习教学活动是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心肌梗死区存活情况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骼肌卫星细胞,构建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兔模型,随机分为骨骼肌卫星细胞组、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在各组动物梗死心肌内分别注射骨骼肌卫星细胞、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及等量的细胞培养液。造模前及细胞移植4周后,心脏超声测定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观察移植4周后心脏病理切片中心肌梗死边缘区骨骼肌卫星细胞存活情况、bFGF表达情况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病理学检查提示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心肌梗死边缘区存活,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可见大量EGFPbFGF融合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和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均有增加(78.3±5.2和98.5±8.6对25.2±4.6,P均0.05),且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微血管密度较骨骼肌卫星细胞组明显增加(P0.05)。与造模前相比,移植4周后对照组和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均出现LVESD和LVEDD增大,FS和EF降低(P均0.05),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各指标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4周后,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和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LVESD及LVEDD均小于对照组,FS和EF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骨骼肌卫星细胞组相比,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LVESD及LVEDD减小,FS和EF升高(P均0.05)。结论: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自体移植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兔心肌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从建立开始就不断的融合现代生命科学中最新的技术成果。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如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等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如何适应新时期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